找文章

AI 倫理專家、審查員要做什麼?那些 AI 新時代下的「非理工」新職位

2023.05.16
Ariel Chang
AI 倫理專家、審查員要做什麼?那些 AI 新時代下的「非理工」新職位
圖片來源|Google DeepMind on Unsplash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發展下,許多服務如 ChatGPT、Midjourney 等相應而生,隨著人們持續餵養資訊和機器學習,生成式 AI 工具得以根據指令,運用文字、影像或聲音,創造出全新的內容。「它(生成式 AI)的出現就像已知用火、工業革命、發明電力一樣,將推進時代的轉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說。

如同過去的經驗,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勢必會影響到既有的勞動需求。據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釋出的報告指出,全球多達3億個全職工作可能受到衝擊。不過該報告也指出,從歷史經驗可以得知,當自動化取代某些工作時,往往也會創造新工作。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到了 2025 年,AI 技術將創造 9,700 萬個新工作崗位,隨著 AI 跨多個行業的整合,與 AI 和自動化的開發和維護相關的工作會是重中之重,不過除了工程師之外,還有哪些新興職位隨之而起?就算不是研發人員、沒有理工背景,也有機會投身 AI 產業!

1. 提示工程師(Prompt Engineer)

生成式 AI 大多採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也就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讓電腦理解、運用人類語言。提示工程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用聰明、準確、精闢的文字提示,設定好上下文場景或框架,一步步教育 AI,讓它更了解人類意圖,產生最符合期待的結果。

「寫提示是一種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技能。」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tam Altman)說,在提問過程中,提示工程師打出最有效的字串,達到最精確的結果,另一方面同時也在訓練 AI,而且面對不同的生成式 AI 軟體,寫提示的技巧不全然相同,下同樣的提示在 ChatGPT 可以得到你要的結果,但換到 Bard 則不盡然。

「AI 技術要能夠發揮最大效益,主要還是靠背後操縱的那個『人』。」侯宜秀表示。一名厲害的提示工程師,或許不一定要有資工背景,但要對生成式內容相對應的專業知識,例如藝術、寫作、音樂等等,也需要理解數據科學,以及機器學習模型的工作原理。而當前開出的待遇年薪介於 25 萬至 33.5 萬美元不等,約相當於台幣 750 萬至 1,000 萬元。

2. AI 教練(AI Trainer)

當公司決定讓 AI 面對大眾時,就需要更有「人味」,這點人味,就是 AI 教練需要從旁協助的部份。

免費訂閱【未來商務趨勢周報】探索未來新商業的無限可能!

舉例來說,一家保險公司刊出的 AI 教練徵才訊息就說明道,該職缺並非直接與客戶接觸的客服人員,而是在 AI 客服系統和客人對話的過程中,從旁協助,幫助系統更人性化,更像一個「真人客服」。

3. AI 審查員(AI Auditor)

AI 生成的內容,就像所有內容一樣,需要避免歧視、仇恨言論,且要為其正確性把關,AI 審查員的工作就是在盡可能剷除偏見,擔任守門人的角色,以防止系統濫用,像是產製偽造內容、仇恨言論、侵犯版權、色情等。

事實上,紐約市政廳先前已經通過法案,有鑒於愈來愈多公司將 AI 技術用於徵才,紐約市要求所有開發軟體的科技公司必須設立 AI 審查員,避免系統有歧視應徵者的狀況發生。

4. AI 倫理專家(AI Ethicists/Ethics Experts)

隨著生成式 AI 被廣泛運用,其倫理規範的需求也逐漸浮上檯面。Google 就告訴《個人電腦雜誌》,「AI 倫理專家的需求將逐漸提升,因為企業現在很需要他們,大家都希望確保自家的生成式 AI 負責任,且符合倫理。」

像是求職網站 Indeed.com,就在積極招聘 AI 倫理專家,其工作內容描述為:「透過降低演算法裡的偏見,以及加強公平性,幫助每個人找到工作。」人力資源網站顯示,AI 倫理專家年薪大約是 16 萬美元(約新台幣 480 萬元)。

生成式 AI 技術風風火火,技術始終用以「賦能」,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比起競爭,更應該找到與其協作、共存之道,就算不是理工背景,在 AI 新世代中,還是有許多機會能夠與其並行。

資料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TheNextWebPCMag

未來商務頻道「AI解方雜貨店」新開張!
訂閱 AI 趨勢電子報,掌握 AI 商務應用與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或收藏起來!

免費訂閱【未來商務趨勢周報】探索未來新商業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