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文章

ChatGPT canvas 開放免費使用!實測長文寫作模式怎麼用?好用嗎?

2024.12.11
王聖華
ChatGPT canvas 開放免費使用!實測長文寫作模式怎麼用?好用嗎?
圖片來源|ChatGPT

ChatGPT 的長文編輯功能 canvas 開放免費使用了!OpenAI 連續 12 天的發表會目前進展至第四天,公布的重大消息包含「強化學習微調」(Reinforcement Fine-Tuning,RFT)功能推出、影片生成模型「Sora」上線等。其中,ChatGPT 的 canvas 功能也有幾大亮點更新:

1. 開放免費使用
2. 支援運行 Python
3. 可以在自訂GPT使用
4. 改善文字與程式編輯功能

以下為《未來商務》於 11 月底針對 ChatGPT canvas 與 Claude Artifacts 所做的開箱實測與比較:

想像一個情境,你正在運用 AI 撰寫一篇較長的文章,例如專案提案或深度分析。剛開始與 AI 合作時,一切都進展順利,但隨著對話愈來愈深入,每次生成新內容時,你都需要來回捲動視窗,檢查之前的記錄,確認哪些部分需要修改。

於此同時,無論想要修改的幅度有多大,都必須重新下 prompt,仔細指示 AI 修改;修改之後,又得等待 AI 從零開始,一字一句生成整篇文章內容。幾次反覆之後,AI 甚至可能忘記一開始的指令,逐漸讓你開始覺得疲憊又低效。

這是因為目前主流的 AI 大型語言模型皆為「對話式」,包含 ChatGPT、Claude、Copilot 與 Gemini 等。使用過程中,使用者需要來回與 AI 對話,並逐步修正方向,引導 AI 生成指定內容。運用「對話式」模式的優勢有很多,包含上手門檻低、使用情境多元等;然而,在重複修整長篇文章時,對話式便會成為累贅。

面對這項棘手問題,今年 ChatGPT 與 Claude 各自推出特殊模式——canvas、Artifacts,有利於撰寫長篇文章。本次《未來商務》編輯團隊即來開箱這兩項新服務,瞭解兩者的使用方式與特色,嘗試找出最合適的運用方式。

canvas、Artifacts 是什麼?如何協助使用者?

Anthropic 在 6 月推出 Artifacts,OpenAI 則是在 10 月推出了 canvas。根據官方介紹,這兩個工具都是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專心和有效地編輯同一段創作內容而開發,特別適合需要反覆修改的工作,讓工作流程更有效率。適合的使用情境包含程式開發、撰寫或修改長篇文章、視覺內容生成與撰寫分析報告等。

打開 canvas 與 Artifacts,便會發現兩者其實十分相似,以下簡單整理出共有的特色:

免費訂閱【未來商務趨勢周報】探索未來新商業的無限可能!

  1. 專屬工作區域 :提供一個獨立空間,方便使用者專注於詳細編輯和修改,不會持續受到對話干擾。
  2. 直觀編輯介面 :修改後,可以即時在工作區預覽成果。
  3. 支援多種格式 :支持 Markdown、多語言程式碼等。
1 (1).jpg
於 ChatGPT 開啟canvas模式後,左側為對話區,右側為工作區。
圖片來源:

本次《未來商務》團隊開箱過程,將著重「撰寫或修改長篇文章」時,兩種模式的介面易用性、功能的豐富度與實用性;而生成文字或程式之品質則暫且不論。期待能夠透過此次實測,瞭解 canvas、Artifacts 各自有哪些優勢?兩者該怎麼選?

ChatGPT 4o with canvas 怎麼用?好用嗎?

目前 canvas 模式僅開放付費用戶(包含 Plus、Team,以及教育版、企業版)使用,但是 OpenAI 表示,beta 版測試結束後會開放給所有免費用戶。(2024 年 12 月 11 日更新:現已開放所有用戶使用)

當使用者在首頁選擇 GPT-4o 模型,並於對話框中表示需要長篇編輯或撰寫的需求,ChatGPT 便會自動開啟 canvas 模式。亦可直接於模型選擇區塊選擇「ChatGPT 4o with canvas」,或是於任一對話途中指示 ChatGPT 開啟 canvas 模式。

順利開啟 canvas 模式後,右側會開啟工作區,左側則保留對話框。相比一般對話,在 canvas 模式中,使用者可以更專注於文章的整體架構與脈絡。

2 (1).jpg
ChatGPT 4o with canvas 介面。
圖片來源:

調整內容時,使用者可以直接編輯右側工作區內容,或是反白特定字句、段落,要求 ChatGPT 著重處理特定區塊。舉例而言,使用者能夠要求 ChatGPT 重新生成指定內容,或是調整方向、修改格式等,而不需全文調整;AI 接收到要求後,也不會重新生成整篇文章,而是僅調整反白部分。

3-1.jpg
canvas 模式反白後可以點選「詢問 ChatGPT」,並直接輸入調整需求。
圖片來源:
3-2.jpg
canvas 模式反白後可以點選「詢問 ChatGPT」,並直接輸入調整需求。
圖片來源:

除了人工提供 prompt 給 AI 修改,canvas 模式也將 5 種常用功能製作成寫作捷徑(Writing shortcuts),可以在工作視窗右下角快速調整:

  • 建議編輯 :提供建議與回饋,幫助使用者快速進行內容改善。
  • 調整篇幅 :直接調整文件的長度,使其更短或更長。
  • 調整閱讀等級 :支援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的閱讀等級調整。
  • 最終潤飾 :進行語法、清晰度與一致性的檢查,確保文件品質。
  • 加入表情符號 :為內容加入相關表情符號,增加強調與趣味性。
4.jpg
圖片來源:

在「建議編輯」模式中,ChatGPT 會提供幾項建議,顯示於工作視窗右側;若是點選「申請」,ChatGPT 就會將更改後的內容放入文章中。若是接受建議後,發現原先的版本更好,則能夠點選右上角的「還原」,將內容回復成上一個版本。

canvas 小結:比對話模式更方便,但流程仍有不順

整體而言,就「長篇文章編輯與撰寫」的應用情景,canvas 的確提供了相較原版更好的編輯模式;然而實測過程中也發現,工作視窗中的的快捷鍵(如 ctrl + z)不夠齊全,以及複製貼上的格式與分段會出現錯誤,canvas 模式依然無法達到文書處理軟體或專業筆記軟體的使用體驗。

經過實測,《未來商務》編輯團隊推薦,若是需要與 AI 協力撰寫長篇文章,可以依據 AI 與人工的「分工比例」來判斷是否要在 canvas 模式中編輯。

具體而言,若是文章幾乎皆由 AI 生成或調整,使用者僅需略微調整部分用字,則推薦使用 canvas 模式來撰寫至完稿;然而若是 AI 生成文章後,使用者仍須大量調整內容,canvas 模式能夠提供的協助就相對較少,推薦在初步修整內容後,將文字貼回文書或筆記軟體處理。

Claude Artifacts 怎麼用?好用嗎?

Artifacts 功能整合在 Claude 3 系列模型中,使用上與 ChatGPT 類似,使用者在對話中只要表達需要處理較長內容或特定格式的需求,Claude 就會評估是否適合使用 Artifacts 模式並自動開啟。使用介面方面,左側為對話區,右側為工作區。

5.jpg
Claude Artifacts 模式使用介面。
圖片來源:

請 Claude 生成文字內容後,使用者可以透過反白段落來要求調整。Artifacts 模式會出現 Improve 與 Explain 兩種選項,點選 Improve 可以提出具體要求,點選 Explain 則是會讓 Claude 在左側對話框詳細解說此段內容。

6-1.jpg
使用者可以點選 Improve 與 Explain 兩種選項來協助修改段落。
圖片來源:
6-2.jpg
使用者可以點選 Improve 與 Explain 兩種選項來協助修改段落。
圖片來源:

若是使用者要求 Improve 指定段落內容,Claude 會重新開啟一個 Artifacts 分頁(創立新版本),此版本僅包含「新段落」內容,不包含整篇文章的其他內容。若是需要檢視全文,則需要於視窗左下角調整版本。

此外,使用者無法編輯右側的工作視窗的任何內容,唯一的修改方式就是請 Claude 調整,而每次調整又會開啟一個僅包含部分內容的新分頁。

《未來商務》編輯團隊認為,Artifacts 模式每次修改皆創立新版本的設計,其實失去了開啟獨立文章編輯區的初衷。修改內容時,使用者需要反覆對照各版本的內容,甚至比純對話更難使用。

7.jpg
Artifacts 每次修改都會創立新分頁。
圖片來源:

Artifacts 小結:或許更適合編寫程式使用

根據 Anthropic 表示,Artifacts 模式的優勢在於支援許多特殊格式,以及提供程式運算結果的即時預覽功能。除了基本的程式碼等,Artifacts 模式還支援 SVG 圖形生成、React 元件渲染,以及 Mermaid 圖表功能。

Anthropic 上傳至 YouTube 的影片演示了如何運用 Artifacts 模式製作一個簡單的小遊戲。或許 Artifacts 模式更偏重於程式編寫功能,而非長篇文章的撰寫與反覆修改。

綜上所述,針對「撰寫或修改長篇文章」這項需求,canvas 模式推出許多常用功能,使用者能夠較直覺地使用與調整內容;Artifacts 模式則是較不易上手,功能設計方面也不太符合長文寫作的需求。因此,《未來商務》編輯團隊認為,眼下 canvas 會是較好的選擇。若是需要處理特殊格式內容,特別是程式開發、視覺化內容製作等,則可以考慮使用 Artifacts。

作者介紹
王聖華
王聖華 /
採訪編輯

清大人社畢業。記者之路由新竹地方創生產業起始,曾參與多本地方刊物與專書撰稿,擅長田野調查與深度採訪。如今踏上探索產業創新的旅途,依然相信文字是能乘載最多想法的媒介。
 
karina.wang@bnext.com.tw

點亮 ChatGPT 技能樹!4 大新功能全面升級工作體驗
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或收藏起來!

免費訂閱【未來商務趨勢周報】探索未來新商業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