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去年在航空、旅遊業被迫停擺的情況下,全球碳總排放量下降了 7%,然而隨著疫情逐漸趨款、邊境管制陸續開放,員工出差的頻率勢必也將逐步恢復,好不容易喘息的地球似乎又有加深汙染的可能。即使出差不可避免,企業端還是可以運用一些小巧思,讓員工的出差更環保。

碳排放量漲幅預估創新高,環保政策刻不容緩

根據世界能源統計報告(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的最新數據,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下降了 4.5%、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下降 6%,兩者都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大降幅。

這一份報告看似對地球來說是好事,不過細看碳排放對我們的環境仍舊困難重重。報告中統計到,202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323 億公噸,相教於 1965 年開始統計時的 112 億公噸, 55 年來增加了近 3 倍。從開始統計以來,碳排放量較前年下滑的年份屈指可數,且往往隔年都會迅速反彈、再次攀升。可以想見,隨著今年全球能源需求恢復,2021 年的碳排放量可能創下 1965 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論及碳排放,台灣雖然不算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排行第 23 高於世界平均,也不是個太亮眼的成績,其中光是運輸和服務業相關就占了約 25%,比重不低。隨著商務旅遊復甦,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

AIRPLANE
圖片來源:

商務旅行是企業碳排放的最大貢獻者之一,但根據解決方案公司 Emburse 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加只有 35% 的公司製定了商務旅行相關政策。若企業主在針對員工出差時,能設立一些友善環境的機制,勢必對減少碳排放量有更大幫助。

5 招讓出差更環保

在疫情期間,許多航班為了避免乘客脫口罩而暫停發送免費飲料,無形中為地球節省了不少垃圾量。同樣的,若企業能制定下列 5 項規範,雖然稍有不便,但為了環境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能夠接受。

1. 制定「碳預算」

企業可以替員工制定一個月或一季的「碳預算」量,讓員工盡量選擇碳排放量較小的旅行方式,一旦用完所有的碳配額,他們就需要選擇其他交通工具,例如本來自駕的路線改為搭火車,或本來想搭計程車去的路程改為坐公車。這同時也考驗員工的調配能力,若預算真的用罄,改成開線上會議也是一種選項。

2. 避免一日出差

隨著一日生活圈的建立,有些人不只北高,甚至台港、台日之間都是一日特攻。然而僅僅為了一場會議而前往遙遠的地區,不但花費很多時間、金錢成本也相當不環保。下次若是前往可以住宿的距離出差,可以試著安排 2~3 日的行程,盡量把會議或參訪等行程集中,省下的車程和金錢也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3. 選擇更環保的路線

許多人出差會選擇自駕前往,不用被轉乘時間綁住、節省換車的麻煩。然而,很多人會忽略開車也是要耗費精力,無法一心二用,有時搭乘高鐵還能繼續處理公事,若要補眠稍稍休息也行,且若遇到車禍或塞車等突發狀況,抵達目的地的時間反而更難控制。當員工下次要選擇自駕時,不妨提供他搭大眾運輸工具輔以計程車到達會場的方案吧。

新幹線
新幹線
圖片來源:

4. 挑選綠色旅宿

以美國為例,疫情間各公司花在國內出差費的總金額高達費數百億美元,就算只將其中 20% 的支出用在獲得綠色認證的企業,對公司減少碳足跡也能產生重大影響。

行政院環保署有設計一份「環保旅店」清單,只要旅館在不提供住客用一次性即丟盥洗用具後,將省下來的錢回饋給旅客或用於贊助推廣環保活動者,就能被加入清單,企業可以指定員工入住清單內的住宿,一同為環保盡一份心力。除了綠色住宿,Green Media 也推出一份綠色餐廳清單,雖然吃比較沒有辦法硬性規定員工,但若將清單推薦給員工或提供有選擇綠色餐廳用餐的員工獎勵,也是個好選擇。

5. 更環保的採購選擇

目前,只有 22% 的公司在制定出差相關費用時,會考慮碳排放數據,而且大部分可能只考慮出國時各航空公司的低碳排放量承諾,其他行程都一無所知。就算是同類型商品,我們也能訂定指南,幫助員工做出選擇,例如要求員工優先租用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或選擇碳排放量較低的航空公司,另外盡量選擇有 App 就能使用的設施,節省紙張成本。

用獎勵代替處罰,減低碳排放更有效果

當然,消費習慣並非一蹴可成,而是慢慢累積而來。若是貿然執行讓員工感到「不便」的政策,勢必會受到反彈。初期企業可以先選用鼓勵的方式,例如選擇環保方式出差的員工,可以得到更多的旅行預算,也能試試運用獎金或休假來誘使員工踏出艱難的第一次,員工願意遵守規定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才有效益。

隨著上班、開會漸漸從數位走回實體,員工需要移動也意味著碳排放量將陸續增加,好不容易減少的碳排放量極可能功虧一簣。若我們在這期間能使用一些小手段,讓地球繼續維持乾淨,相信員工們也都會願意配合。趁著員工要出差之前,趕快想想環保新對策吧。

資料來源:ForbesFastcompany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