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前,街口 App 甫上線便以串接商家、用戶的金流服務迅速竄紅,進一步進軍電子支付領域後,更是大受市場和用戶青睞,用戶數和合作夥伴數量都節節攀升。

隨著電子支付服務的推動,街口成功讓品牌進入大眾視野,街口支付產品長范庭甄表示:「我們最一開始的標語其實是『實體通路的共同 App』,支付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現在我們要拓展整個場景,透過與異業的合作,打造一個生態系。」

善用流量優勢精準行銷,優化用戶體驗

范庭甄指出,自從 2018 年初街口支付取得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執照之後,公司團隊投注大筆資源在建立通路的網絡,希望擴張自家電子支付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因為有這樣的奠基,街口現在可以以本身 App 的流量和數據為底氣,嘗試推出許多不同的服務。

以保險的例子來說,范庭甄說明,人平常不會心血來潮就想買保險,但街口可以利用流量的優勢,讓這個資訊經常曝光在用戶面前,「這樣大家會有個印象,街口有在賣保險,哪天想要買的時候,就會想到我們!」她說。

而同樣是保險,在街口上,因為有過去種種消費數據的累積,可以做到精準行銷。范庭甄舉例,像是有許多民眾會利用街口綁定繳停車費或是燃料稅,針對這些「有車階級」,就可以推送有關車險的資訊;而針對那些有在利用街口支付購買旅遊行程的旅客,則可以客製化的告知旅遊平安險的資訊,這樣投其所好的行銷手法,也讓整體的用戶體驗更好。

街口保險專區首推「疫苗險」
街口保險專區首推「疫苗險」。
圖片來源:

平台上要放些什麼服務,4 個要素決定

事實上,除了支付服務之外,街口近年來也整合了相當多元的服務在自家 App 上,包含叫車、美食外送、外帶點餐、繳費,甚至還有售票等多項服務。至於怎麼決定街口要納入哪些服務,范庭甄說,他們會評估 4 個重要要素。

首先,是該服務的使用頻次。「當一個服務是用戶生活中常常需要的,我這邊有,他就會常常打開 App。」范庭甄表示,頻次是街口團隊在開發服務時,最優先的考量。

其次,則是競爭優勢。「街口的服務一定要給用戶一個特殊價值,可能是方便,或是划算。」她進一步以跨境服務為例說明,若要去日本玩,過去民眾得去銀行兌換日圓,而想要在海外刷卡的話,也必須支付額外的交易費,但透過電支進行跨國交易,就能省下手續費,提供用戶最低成本的交易。

再者,對於街口來說「數據價值」是另個重要的參考要素。范庭甄指出,像是繳費就是一個數據價值高的服務,因此就算當前許多通路和銀行 App 都已提供了該服務,街口還是要做,「它可以讓我了解用戶的生活面貌。」

最後,則是街口這幾年開始重視的——利潤,「價值變現仍然是重要的,流量和數據可以轉換成經濟引擎那才是真正能驅動理想。」

平台化營運,讓異業容易串接拓展生態圈

范庭甄提到,當街口的生態圈逐漸擴張,想要整合的服務愈來愈多時,平台化的營運模式將成為必然,而在往平台化經營的路上,團隊思維和實際執行方式,都較過去有明顯的不同。

范庭甄_街口產品長
街口支付產品長范庭甄認為,隨著街口逐步走向平台化經營,團隊思維和實際執行方式,都將與過去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

「過去我們可能會為了合作夥伴一一確認每個功能,但現在串成生態圈,就沒辦法這樣了。」范庭甄說,街口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便將策略轉為將這個開放平臺的能力標準化,也就是讓所有的功能都模組化,並讓整體架構更具彈性。

以平台化的思維來開發,正是街口支付提升開發效率的關鍵方法。

她以實際的工作流程說明,當有新夥伴來尋求合作時,可先檢視現有功能符不符合需求,若有需要新增,再針對新功能開發即可,不需重複建設。而對於想要合作的第三方業者,則可從現有服務模組中自行選取、調整,捏成自己想要的客製化服務。

除此之外,街口 App 介面也將開放用戶自行定義。范庭甄透露,未來,用戶可將常用功能釘選在 App 首頁,好處是,除了能為用戶打造更好的體驗,也會更有利於更多第三方異業進駐街口平臺提供服務。

在工作思維上,范庭甄認為,過去團隊更著重在結帳這一環的體驗,現在則是要更宏觀的瞭解各行各業的生態及服務節點,找到街口可以切入的地方,最大地優化整個流程。

從流量變現,到後端技術的模組化,街口一步步跨出原有的「支付服務」框架,透過與異業合作,增加場景的覆蓋率,擴大消費者使用街口 App 的場域,滿足全方位需求,構成它平台化經營、打造生態圈的前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