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串流巨頭 Netflix 最新一季財報出爐,它正面臨 2011 年 10 月以來再次遭逢會員數量下滑的情形,第一季度的付費訂戶數量足足少了 20 萬。

「Netflix 不會有廣告。」幾年前,Netflix 執行長海斯丁(Reed Hastings)曾信誓旦旦地說。但面對會員不斷流失,日前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未來擬推出有廣告、更便宜的訂閱方案來抓住訂閱戶的心,當初的承諾將食言。

內容製作成本高,不能再漲價,只好做市場分階

過去,串流平台沒有廣告、隨選隨看的特點相較於傳統電視,確實對觀眾而言是強大的誘因和競爭優勢,但是隨著愈來愈多的內容離電視而去,開始競爭串流媒體服務時,差異化不再是用戶體驗,而是內容獨特性。

「不管是 Netflix 還是其他串流媒體,新鮮的原創內容才是推動成長的關鍵。」分析公司 MoffettNathanson 資深媒體業分析師納塔森(Michael Nathanson)如此告訴《金融時報》。

而各大平台也深知這個趨勢,紛紛投入大筆資金在製作平台獨家的內容上,像是 Netflix 2021 年就注資 170 億美元在內容製作;Disney+ 和 HBO Max 也分別投資 20 億美元在內容上。

Netflix
圖片來源: Unsplash

然而,內容製作成本高昂必然反映在用戶的訂閱費用上,過去 3 年,Netflix 已經 3 度「調整」訂閱費用,然而疫情通膨下萬物齊漲,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升,再漲價已不是辦法,因此做市場分階是 Netflix 最好的出路。

「一直以來關注 Netflix 的人都知道,我反對複雜廣告,但我也同樣相信,該給予消費者選擇。讓那些希望用較低價格訂閱,且對廣告有耐心的使用者有所選擇,我想是合理的。」海斯丁說。

根據《紐約時報》,市調機構 Insider Intelligence 發現,截至去年底,1.29 億人使用會插播廣告的影音隨選服務,且預估到了 2025 年,人數會成長至 1.65 億人,顯示有廣告的服務訂閱人數是成長的。

事實上,其他串流平台也紛紛走上「看廣告換低價」一途,HBO Max 則已經在去年夏天開始播廣告,從訂閱人數來看,1 月以來,無廣告服務訂閱人數與有廣告服務不相上下;迪士尼也已經今年 3 月也預告,未來願意看廣告的觀眾會有較便宜的方案可選。

串流平台的重要課題:廣告收益和用戶體驗兼顧

《紐約時報》指出,HBO Max 母公司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全球串流媒體總裁佩雷特(JB Perrette)認為,商業廣告和串流平台結合是難以避免的,因為串流產業提供的內容與傳統電視愈來愈相似。

串流平台在這當中的重要課題,是和那些以廣告為主要收益來源的影視平台,像是 YouTube、有線電視做出差異,盡可能同時兼顧用戶體驗,不至於讓廣告變成一種阻礙。

Netflix 過去雖然沒有播放廣告,但也有許多品牌廣告置入合作的經驗,像是在《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系列劇集中,就和可口可樂、漢堡王、Levi’s 等品牌合作置入;又例如 2018 年上架的 Netflix 電影《愛的過去進行式》(To All The Boys I've Loved Before),製作公司就和潛艇堡品牌 Subway 合作,設定為男主角特殊的喜好,其三明治頻繁出鏡。

怪奇物語.jpg
圖片來源:

促成這些合作的行銷公司 Observatory 執行長古德曼(Jae Goodman)接受《快公司》採訪表示:「Netflix 有這些品牌合作經驗在前,未來有可能持續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廣告合作,且讓其廣告質量和節目相符。」馬丁廣告公司(Martin agency)策略長保羅(Elizabeth Paul)也認為,Netflix 不會讓廣告成為自家平台上的「必要之惡」,否則就太浪費這段時間辛苦經營的環境了。

《快公司》指出,播放廣告多年的影音平台 Hulu 的做法,或許是 Netflix 可以參考的。它並非粗暴地在劇集當中插播廣告,而是採用「暫停廣告」,也就是當觀眾點擊暫停按鈕時,才會播放廣告;它還創造一種獎勵機制,如果觀眾連續觀看達兩集或三集以上,就會得到一集無廣告的節目。

廣告公司 TBWA 策略長格瑞兒(Agathe Guerrier)則指出,Hulu 在新個廣告格式上處於領先地位,這種廣告方法考慮的觀眾的體驗,大幅減少廣告在觀看過程中的干擾。「我們很想知道,Netflix 將如何在廣告投放上結合數據和內容方面進行創新,這會為廣告市場帶來新的刺激。」她說。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Fast CompanyCNBC

作者介紹 |

張庭瑋

特約採訪編輯

一名企圖用文字賴以為生的社畜、小時候真的有讀書的記者。
 
在《未來商務》新商業社群中與報導企業數位轉型、科技賦能以及商模創新的故事,也關注企業轉型過程中需要的各種「B2B解決方案」,以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與企業並肩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
 
企業轉型故事、解決方案採訪需求請來信:fc@bnext.com.t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