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都是原生網民(網路原住民),他們的生活,是環繞在網路的。」談起年輕世代以及其社群習慣,台北大學資管所特聘教授、大葉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汪志堅如此形容,「因此,電視上的名嘴到底是誰,網路原住民可能是很陌生的,但網路上的網紅與 KOL,倒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新世代社群,強調客觀、真誠、真實

有別於過往單一大眾媒體的宣傳,網路原生世代的資訊來源非常多元,「對長期吸收不同資訊和接收多元內容的 Z 世代來說,他們更加在意所謂的真實感跟客觀的分析。」iKala KOL Radar 行銷總監蔡宜蒨說。

汪志堅同樣認為,客觀、真誠和真實,是 Z 世代在使用社群時所重視的 3 個要素。

他表示,過去的行銷工作,將廣告視為「擦脂抹粉」的形象工程,把所有負面訊息掩蓋,強化正面訊息,甚至於偽造出假象。但在網路時代,消費者可以輕易地進行查證,因此「客觀」變成為一則行銷訊息能否被接納的關鍵。

創作者經濟_網紅_youtuber
圖片來源:

另外,雖說 Z 世代消費者理解也接受業配文或者置入廣告,但汪志堅指出,他們更在乎的是「真誠」和「真實」的程度,「有接贊助就說有,不要躲躲藏藏;產品好不好用,要誠實的推薦。」蔡宜蒨也提到,比起網路名人的知名度,新世代的消費者在乎的是這個網紅或者明星,是否「真心」分享他的體驗,以此來增加他們對品牌的信任感。

對此,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執行長、社群行銷討論社群「社群丼」創辦人陳思傑也提到,所謂「信任經濟」一直都在,只是人們信任的媒介來源改變。「過去人們可能相信明星代言、相信新聞,現在變成相信一些網紅評測、心得分享。」他說,因此在社群的行銷上,因應新世代的消費者常在網路上瀏覽資訊,必須著重其內容能夠被相信、有足夠的質量。

高互動、高連結,「微網紅」異軍突起

「消費者在網路上關注網紅愈久,愈會受到網紅的影響。」汪志堅認為這種影響,是理所當然的。他進一步說明,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消費者在電視上花費最多時間,因此電視明星的影響力巨大,廣告喜歡找電視明星來代言;如今身在網路時代,消費者每天掛在網路上,網紅成為與消費者相處最久的人,影響力自然提升。

他也觀察到,近幾年粉絲追蹤數小於一萬的「微網紅」、「奈米網紅」在社群上崛起。他分析,高互動、高連結是這群人異軍突起的原因。

「微網紅的粉絲較少,可以和粉絲維持高度的互動,互動程度的提高,有助於行銷推廣,也有助於提升產品代言效果。」汪志堅說,另外,由於微網紅的粉絲常常是特定族群,他們會有共同的語言和喜好,粉絲和網紅都能在彼此的互動中找到高度連結。

蔡宜蒨也認同,比起知名度,Z 世代確實更重視創作者是否跟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或嗜好。而且微網紅的個性通常更鮮明或接地氣,在商業合作上也會更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更為符合 Z 世代在瀏覽社群時喜歡的風格。

社群行銷回歸到「內容為王」,未來是多元小眾的世代

「用戶對好故事的渴望,是不變的道理。」陳思傑說。當社群媒體上的流量紅利不再,要想抓住消費者的眼球,終究得回歸到內容本質。

因此陳思傑認為,在內容愈發重要的環境條件下,其分眾化也會更明顯。根據 KOL Radar 統計,從 2020 年開始,粉絲數小於 1 萬的奈米網紅在 3 大社群(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的數量佔比就已超過 5 成,且逐年增加。同時也有更多元領域、身份的創作者投入社群媒體,整體趨勢明顯由「大型網紅主流內容」走向「多元小眾」。而創作者只要建立內容特色並持續經營,每一種內容都有機會培養粉絲、累積影響力。

「社群媒體並不會就此消失。」陳思傑強調,「只是人們使用它的方法會改變。」,未來的社群媒體,不再只是一個大流量池,而是回歸到「說好故事」的本質,能夠用好內容吸引到最多關注的品牌,就能夠笑到最後。

【專題】廣告包裝out,真實感in!瞄準Z世代,品牌溝通如何零代溝?
▶ 下一篇|「真實感受」是最好的行銷!Hahow 揭年輕世代溝通心法,使用者評價就是活招牌

作者介紹 |

張庭瑋

特約採訪編輯

一名企圖用文字賴以為生的社畜、小時候真的有讀書的記者。
 
在《未來商務》新商業社群中與報導企業數位轉型、科技賦能以及商模創新的故事,也關注企業轉型過程中需要的各種「B2B解決方案」,以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與企業並肩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
 
企業轉型故事、解決方案採訪需求請來信:fc@bnext.com.t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