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疫情的洗禮,許多人都習慣了「在家工作」的模式,並且能在忙碌的日常事務安插許多休閒活動,讓自己能有短暫喘息的空間。

於是衍伸出了「Workation」辦公渡假一詞,結合了「工作」(work)和「渡假」(vacation),意指工作者可以一邊辦公一邊度假。無論是在海邊吹海風、古城下賞花,或者單純賴在舒適的度假村,只要網路暢通,都可以同時享受旅行和完成工作。

換個環境上班,讓員工充電

「在家工作了這麼久,我需要換個環境和氛圍。」加爾各答的行銷專業工作者兼內容創作者比哈雅(Vedika Bhaia)接受《BBC》採訪表示。

於是,去年夏天,她和一位朋友在印度的帕爾瓦蒂山谷進行了為期 15 天的背包旅行,在旅館之間徒步旅行,探索自然環境,同時完成了所有工作。比哈雅認為,旅行可以為她的心理狀態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協助他克服創作上的瓶頸。

旅遊和休閒娛樂電商平台 Klook 也為員工推出「辦公度假」計畫,讓員工不必特意請假,也能在世界各地一邊工作一邊旅遊長達 30 日。Klook 台灣總經理林耀民表示,希望透過該計劃,鼓勵員工在歷經 2 年無法自由出國旅行後,能夠一步步重拾對海外旅遊的興趣與愛好,兼顧辦公和休閒,讓員工能在工作之餘探索在地文化與體驗。

根據一家美國旅遊服務公司發布的研究顯示,辦公度假對於工作者來說,確實是有益無害,該研究調查的 1,000 名曾經有過辦公度假經驗的人當中,超過八成的人認為旅行提高了他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並幫助他們應對與工作相關的壓力。

迎戰辦公度假風潮,飯店業者嚴陣以待

根據度假租賃公司 Hostaway 的數據,自 2019 年以來,超過 28 天的旅行增加了 106%;自 2020 年以來,HomeExchange 網站上進行長住旅行的人數增加了 133%。而根據美國旅遊預訂引擎 Kayak 的數據,今年有 38% 的 Z 世代工作者和 35% 的千禧世代工作者有「辦公度假」的計畫。《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指出,這個趨勢意味著旅客對住宿地點的需求和要求都將提高。

「過去的飯店客房,是獨立於人們在辦公室工作、在家裡生活之外的存在,」酒店集團 Mint House 創辦人兼執行長盧卡斯(Will Lucas)說,「但現在人們待在飯店的時間拉長了,就需要廚房、需要書房,而不只是在這過夜和淋浴。」

飯店業者也觀察到這個現象,各自出招嚴陣以待。以 Mint House 為例,他們將傳統飯店和民宿的元素結合,提供遊客有廚房、客廳、書房等空間的公寓式客房,同時提供打掃服務,和高度隱私的保障。

另外,位於美國維吉尼亞洲的度假村 Kingsmill Resort 也推出長住計畫,讓旅客以每月 3,000 美元入住內含一到三房的房子,這個價錢比月租一間曼哈頓市中心的普通公寓還便宜。在這裡,住客可以享受度假村中的設施,包含高爾夫球場、健身房、定期清潔服務等等。住客馬斯特斯(Kathy Masters)告訴《富比士》,「這些觸手可及的便利設施,讓我擁有了最悠閒的生活。」

邁阿密旅館 Kimpton Surfcomber Hotel 也推出了新的「WFH」(work from hotel)套裝行程,包括辦公用品和無限量咖啡,飯店還重新中修了泳池的池畔小屋,以便客人可以將它們變成個人辦公室。 Element Hotels 則推出「Studio Commons」專案,將 4 間臥室與一個共用廚房和客廳區連接起來,供一整個家庭直接入住。

有些飯店則透過折扣和福利,吸引客人長住。凱悅酒店集團(Hyatt)就推出了「Work from Hyatt」計畫,包含長住折扣,入住及免費享受泳池、私人健身瑜伽教練、高爾夫球場等福利。

人們常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掛在嘴邊,拜現代科技所賜,如今只要有一台電腦、接上網路,在哪裡都可以順利完成工作。嘗試看看「辦公度假」,一邊探索新的旅行地點,和自己相處並度過放鬆的時光,同時還能履行工作責任,何樂而不為?

資料來源:BBCGlobe and MailHyatt CorporationForbes

作者介紹 |

張庭瑋

特約採訪編輯

一名企圖用文字賴以為生的社畜、小時候真的有讀書的記者。
 
在《未來商務》新商業社群中與報導企業數位轉型、科技賦能以及商模創新的故事,也關注企業轉型過程中需要的各種「B2B解決方案」,以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與企業並肩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
 
企業轉型故事、解決方案採訪需求請來信:fc@bnext.com.t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