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於 9 月中更新了旗下智慧手機作業系統 iOS 16,眾多新功能上線,卻未能如今年 6 月在開發者大會上承諾的,如期推出「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功能 Apple Pay Later。相較於其他還沒兌現的服務,Apple Pay Later 是目前唯一一項沒有被明確預估推出時間的「待開發功能」。

Apple Pay Later 是蘋果於今年 6 月 WWDC 大會中發布的新服務,內建於 Apple Pay 之中,用戶可以將帳單等分為 4 期分期付款,並在 6 周內繳清,同時無須支付任何額外的利息。 未來將在美國部分地區首先推出,只要在使用 Apple Pay 時,可同時選擇使用 Apple Pay Later。

成立子公司進軍金融科技,目的不為賺錢?

《彭博社》指出,蘋果在 6 月宣布這項服務後沒多久,就成立名為 Apple Financing 的子公司,專責處理 Apple Pay Later 的相關業務。從種種動作來看,轉向 Fintech 公司的經營模式,不僅感受到蘋果進軍金融科技的野心,也能看出蘋果亟欲保護珍貴的用戶分析資料,不落入第三方手中。

回顧蘋果推行金融科技服務的歷程,可以從 2014 年就上線的 Apple Pay 的說起。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曾對這個產品抱有極大的野心,稱 2015 年將會是 「Apple Pay 元年」,在 2016 年開始威脅現金交易的地位。不過 Apple Pay 滲透度始終不如預期,庫克在 2018 年坦承,感應支付未如原先預期的快速成長。

然而從蘋果推出 Apple Pay 功能開始,目的就不在透過這項功能另闢財源;每筆 Apple Pay 的訂單成交,實際落入蘋果口袋的服務費不到其中 1%,相對其他金融機構更低的服務費也有推廣這項功能。這次推出的 Apple Pay Later 也不例外, 蘋果的最終目標都放在提供更完整的消費者體驗,透過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確保他們持續留在蘋果產品的「生態圈」之中。

在蘋果積極擴充 Apple Pay 服務功能與應用範圍之下,再加上接受電子支付的通路普及、年輕族群對不同支付方式接受度漸漸提高等因素;Apple Pay 滲透率也逐年升高,根據科技創投公司 Loup Ventures 的調查,Apple Pay 今(2022)年在北美的滲透率已達到 75%。

不只電子支付,要用數位錢包取代真實錢包

蘋果的金融服務不只如此,先前在 2019 年就與高盛銀行以及萬事達卡(Master Card)合作推出 Apple Card 跨足金融服務。

而蘋果對於 iPhone 內建的 App「錢包」(Wallet)其實有更長久的願景;蘋果高層就曾透露,最終的目標是要取代用戶「實體錢包」中的所有東西。例如去年在美國推出可以在錢包 Ap 中存放駕照的功能,此外蘋果下一步也預計要整合取代車鑰匙的功能。

大環境艱難,蘋果的金融科技路不好走

這些服務看似很實用,也符合數位化、電子化的趨勢,但推行速度十分緩慢。許多果粉都很期待的 Apple Card 擴大服務,但推出已經過了 3 年,目前依然只能在美加地區取得。庫克曾在拜訪德國時表示,蘋果願意在其他國家發行 Apple Card,但礙於各國的金融法規不同,推行仍有難度。

而像整合駕照、證件等功能,除了牽涉政府機關的行政作業,還有資安問題,影響的層面更廣,推行也就更困難,在美國也僅有幾個州實行。

Apple Pay Later 推出的時機點,似乎也不甚理想。BNPL 服務的一大賣點,是用分期的方式,吸引消費者購買更多東西。不過 2022 年通膨的狀況加劇,人們更傾向省下購買消費品或奢侈品的錢。

金融科技的衰退情形從 Apple Pay Later 的其他對手身上就能看到,例如瑞典的先買後付始祖的新創公司 Klarna,在 2022 上半年財報顯示稅前損失達 176.8 億新台幣,對比去年同期僅虧損 18 億,營收重挫讓他們在今年 5 月宣布裁掉全球 10% 的員工。其他公司同樣不好過,客群主打年輕人的網路證券交易平台 Robinhood 第二季收益相較去年同期跌了 44%、裁撤 23% 的員工。

雖然蘋果持續推出金融科技的相關服務,但若要提高市場滲透率,讓更多用戶都能享受服務,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

資料來源:CNBCBloomberg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文轉載自《經理人

作者介紹 |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

經理人最實用的管理知識交流和學習平台,提供主管和上班族專業的工作心法及職涯提點,陪伴領導者管理組織、帶領團隊、提升績效。(追蹤:FBwebsit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