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的職場趨勢又來了!繼「安靜離職」,「最低限度星期一」又成為全球上班族話題,這到底是什麼?8 大職場趨勢熱門詞,你都了解了嗎?認為自己現況最像哪一款?

自從 2021 年湧現「大辭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各種描述職場的詞彙源源不絕,幾乎每幾週就迸生新潮流,足見近年職場趨勢變化多端。這些趨勢你搞懂了嗎?哪些最符合你現況?以下是近期 8 大最夯職場趨勢關鍵詞,完整帶你理解。

職場趨勢 1:最低限度星期一(bare minimum Monday)

有點像是「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的衍生版本,但只限於每週的第一個工作天。也就是為了避免週日晚間開始湧生的開工憂鬱、以及週一一早出現的待辦事務轟炸,先從照顧自我身心健康的活動展開這一週。 如 TikTok 上鼓吹 BMM 的創業家梅斯(Marisa Jo Mayes),週一早上會先從護膚、閱讀、寫作等活動展開一天,而非立刻回覆郵件或參加會議。午餐後,她會聚焦在需要專注的重要事務。梅斯認為,這一天的工作成果不一定會更少,這也能為接下來的整週工作保有更高生產力。

這可能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每天得進辦公室打卡的族群。但 BMM 的核心意義在於不要在一週的開端就為自己設下壓力太大的目標。以緊繃的心態面對可能做不完的事務,對生產力沒有太大幫助。

職場趨勢 2:安靜解雇(quiet firing)

有些人視之為雇主們對付「安靜離職」者的手段。也就是透過忽視員工成長空間、讓員工感覺不被需要,甚至是交付刁難的任務,讓員工自請離職,藉此擺脫表現不符預期的員工,或是縮減人事成本。

具體的作法包括增加工作量、縮減工時與薪水,不再給予新任務或新計畫,或是將員工調至不符其專業的新部門等。有時「安靜解雇」可能並非有意,如管理不良的組織也可能逼走員工另尋發展。

專家認為,安靜解雇不是一個好的領導原則。可能影響公司的職場聲譽,破壞團隊互信與合作風氣,甚至可能影響員工服務客戶的品質。以正面、開放的態度討論職場表現與去留,會是較佳的選擇。

職場趨勢 3:安靜招聘(quiet hiring)

與近來科技、金融圈的裁員潮並行,這種善用內部員工、避免增員的情況也愈發常見。安靜招聘指的是透過給予現有員工「提升技能的機會」,擴大員工現有職務範圍,或以外包、約聘等途徑,完成公司任務,但不需要聘用一名全新的員工。

具體作法包括遇缺不補、將職務分配到其他既有員工身上,增加員工的頭銜以擴大工作範圍,或是整併工作小組等。其好處是公司可節約工資,且員工們通常樂於獲得在職進修、豐富技能組合的機會。但員工也可能因工作量提升而感到過勞、被剝削。

專家建議,主管應與被安靜招聘的員工清楚溝通新工作角色的職務期望與管理機制,而員工也可趁機協調新的加薪與福利,達成雙贏的局面。

職場趨勢 4:模仿裁員(copycat layoffs)

從2022年底至今,傳出多起大規模裁員,從微軟、谷歌(Google)、Zoom 到亞馬遜(Amazon)都逃不了。但其中不得不裁的有多少?

史丹佛大學商學研究所的組織行為學教授菲佛(Jeffrey Pfeffer)認為,與疫情中許多公司趕著招募新人類似,現在許多公司裁撤人員,也與人類模仿他人行為的心理有關。

即便經濟前景不佳,解聘員工本身是高成本的事。隨著經濟起伏,未來可能還要雇獵人頭公司再聘新人,新員工的薪水也不一定比較低。企業若能對自己的成長計劃有長期性的規劃,就能省下這筆來來去去的人事成本。

職場趨勢 5:職涯緩衝(career cushioning)

在裁員潮、經濟下行的背景中,在職員工們產生危機感,開始整理履歷,提升技能,注意其他工作機會,甚至是開展副業。這些在現有工作外準備一個「B 計畫」的努力,被稱為「職涯緩衝」。

由於通膨嚴重、利率上揚,為自己的職涯多做一些準備,被認為是聰明的選擇。如今學習新技能與開啟新財源的門檻更低,如在職工程師也可在線上開課教程式,廚師也能拉長戰線、販售線上冷凍食品。

專家建議,新建立的技能可以與主要專業領域互補,如產品經理將可獲益於 UI、UX 的技能。另外,與其他領域的同事及朋友保持聯繫,了解職場變化也很重要。

職場趨勢 6:猛烈應徵(rage applying)

在現有工作感到不快樂或受到挫折,進而化悲憤為動力,大量投履歷尋找新出路,被稱為「猛烈應徵」。有些實例顯示,有些人真的在短時間內就找到更高薪的工作。

專家分析,這種作法有其風險。未經思索就投的職缺可能不適合你,或是也具有和現職類似的問題。例如,新工作可能同樣有雷包同事,或是將情緒轉嫁到員工身上的主管。

但猛烈應徵也有些好處。求職者能夠同時接觸許多新機會,其中可能包括過去沒想過的職缺。在過程中求職者通常不會費神進行自我質疑,說不定會因此獲得意外的好職位。

職場趨勢 7:轉職衝擊(shift shock)

向老東家告別、轉任新職務,但一切卻非想像得美好。發現新工作不如預期的心情,被稱為「轉職衝擊」(shift shock)。

根據求職網站 The Muse 在 2022 年的調查,2,500 名受訪者中,高達 72% 表示自己經歷過轉職衝擊。且有八成受訪者認為,如果工作不如預期,在 6 個月內離開也不是問題。

專家建議,新工作不免有些磨合期,就職者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適應。但過往職場多認為一份工作至少該做個一、兩年,現在這樣的潛規則顯然已有轉變。或許與疫情加強人們對人生苦短的感悟有關,員工更不願意滯留在不滿意的工作上。

職場趨勢 8:迴旋鏢員工(boomerang employees)

辭職後,感到後悔的人也不在少數。有些人又回到原本的公司,這些「迴旋鏢員工」們,也是另一項「大辭職潮」後的職場趨勢。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與疫情衝擊褪去、生活回歸疫前常態有關。有些人可能為了尋求遠端工作機會而離職,但現在也可以接受進辦公室。或是老東家經歷這波經驗也調整的組織,更加開放遠距彈性。

公司通常願意接受這些回鍋員工。他們已經熟悉組織文化與大部分同事,還可能在外出流浪時學了新技能。但也有些雇主認為,讓這些員工風光回歸,可能對從沒離開的同事有不良影響。回鍋員工也應理性評估,當初離職的主因是否仍然成立,否則可能再度陷入同樣的不滿之中。

是網路熱潮還是職場實況?雇主也需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職場新流行詞中,絕大部分都不是新的現象。許多人原本就不把工作視為生活重心,在與主管大吵一架後回家狂找新工作也非罕見。

其中許多詞彙,是來自於 TikTok 這個善於放大個人經驗的短影音社群平台,背後不具有扎實數據基礎。許多人觀看「安靜離職」的影片,不代表許多人都是安靜離職的信徒,或是看完後便轉而擁抱這個概念。

在疫情衝擊後,員工在雇傭關係中的權利被認為有所提升,改變了傳統的職場權力關係。但這並非全面性的轉變。

至少,根據英國智庫工作基金會(The Work Foundation)2022 年研究指出,女性、身障者、弱勢群體與年輕工作者的工作不安全性,在過去 20 年間沒有明顯改善。

但這批層出不窮的職場熱門詞,依然具有意義。這顯示了在疫情與科技等變數衝擊下,工作的條件與難度都在迅速變化,人們想要尋求新的詞彙來理解現處的職場環境,以及自己該如何應對。

眾多來來去去的字詞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藉此討論存在工作環境中的真正挑戰。這包括勞動法規、薪資水平與職場安全性。這些討論需建立在對職場現況的正確認知。即便許多流行詞彙只是一時熱潮,仍可能影響員工對工作的期望,是雇主應當注意之處。

本文轉載自《遠見

作者介紹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於 1986 年創刊,近 14 年來共榮獲 75 項國內外新聞獎項。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