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電商平台 Klook 宣布推出全新服務 Stay+,將於 6 月份正式上線。Stay+ 是以住宿為核心的打包購買服務。舉例來說,透過 Stay+ 選定日本的指定住宿後,可以再搭配購買日本環球影城或是東京澀谷天空的票券,最高享有 5 折的優惠。

Klook Stay+
Klook推出Stay+全新服務,打包上萬種玩樂體驗和住宿方案,讓旅客「一起訂」省更多(正式中文網頁6月上線)。
圖片來源:

Klook Stay+ 目前已在台灣、香港、新加坡等 7 個亞洲市場率先上線,預計 2023 年底前將與亞太區 1,200 間酒店達成合作,提供高達 2.4 萬個 Stay+ 方案選擇。

Klook Stay+:是一張成績單,也是一張新考卷

Klook 會提出 Stay+ 的目的與想回收的效益也很容易想像:以更完整的產品(住宿、體驗)加上優惠的價格,盡可能地把旅客留在站上,並提高客單價。

Klook 以旅遊體驗起家,交通、樂園、景點的「票券」類型商品一直是佔比最大的營收來源,但在新冠狀病毒(COVID-19)期間,Klook 開始拓展出美食、住宿等新的產品線。

並不是所有旅客都知道 Klook 有賣住宿,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分門別類地在不同平台購買旅遊商品。像是透過 Booking.com 訂飯店、用 Google Flights 查找機票,然後在 Klook 或其他體驗平台購買票券。

Stay+ 則是 Klook 向旅客喊話,聲明自己過去 2~3 年間跨入住宿的階段性成果,是一張成績單。根據 Klook 的數據顯示,雖然根據關鍵字廣告進入 Klook 頁面的 Top3 為景點、交通、一日遊,但卻有約 16% 的旅客結帳時買了住宿。相對來說,雖然 Klook 已經開始銷售機票,但卻還沒有找到施力點,所以處於佛系經營的狀態。

要讓旅客可以住宿、體驗一起購買,Stay+ 就需要有足夠的房源可供挑選,目前 Stay+ 合作包含香格里拉酒店集團、晶華國際酒店集團、凱悅酒店集團等全球頂級連鎖酒店,以及各個目的地的星級飯店、商務酒店、度假村等,台灣也有 100 多間飯店率先加入 Stay+ 行列,預計 2023 年底前將與亞太區 1,200 間酒店達成合作。

下一步,就是證明 Stay+ 對於旅宿業者來說,是個足夠好的銷售管道,這就是全新的考卷。Klook 全球住宿事業部負責人兼台灣總經理李雅寧(首圖)提到,旅宿業者是否加入 Stay+ 的考量就是住房率。

如果住房率維持高點,也不需要參與包套銷售,舉例來說 F1 比賽時期的周邊飯店,完全不需要行銷也能賣光。

但如果住房率尚有未填滿的空間,Stay+ 就是旅宿業者其中一個銷售管道。Stay+ 要到 6 月才會正式開放,到時候包套銷售能帶來多少訂單,相信會是旅宿業者最關心的數字。

而為了保證旅客買到最優惠的價格,中間的價差由 Klook、旅宿業者、旅遊體驗業者 3 方共同分擔。

2023 年旅遊趨勢:體驗先決,提前打包下訂

李雅寧也提到,Stay+ 籌備了一年的時間,也密切觀察旅客的旅遊需求。Klook 針對 1,093 位 18~49 歲喜愛自由行的台灣旅客進行了《出國旅行預訂行為調查》,進一步了解旅客出國規劃模式。

結果顯示有 6 成旅客會先考慮「要玩什麼」,才開始下訂飯店和行程。疫情前「說走就走」的旅行模式尚未完全回復,旅客更傾向於提前預訂行程以降低不確定性。

有 81.2% 的旅客會在出發前 3 個月開始規劃行程,甚至有 20.9% 的旅客會在出發前將所有行程和票券全數預訂好。

以台灣人最喜歡旅遊的日本為例,旅客平均在出發前 18 天預訂行程,而對於飯店、主題樂園和租車等項目,預訂天數則集中在 40 天左右。在連假期間,這種集中預訂的趨勢更為明顯。

而選擇要去哪裡玩的關鍵,「獨特體驗」是主要驅動力,20.2% 的旅客表示,他們會選擇旅遊目的地是因為當地有一生必訪的景點、16.6% 的旅客則是因為當地有想吃或想買的東西。

面對數量有限的熱門商品,如住宿、樂園等,旅客更傾向於一次性打包預訂,以確保順利出遊,也成為 Klook 推出 Stay+ 最想符合的趨勢與目標。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作者介紹 |

數位時代

1999年開始以雜誌型態出發,聚焦科技財經領域的「新趨勢、新觀念、新人物和新商業模式」的報導。現今已成為橫跨平面與數位載體、結合內容與社群聚集、並且提供知識學習服務的科技媒體品牌;繼續為讀者尋找新經濟的下一個關鍵,為下一步發展預作準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