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場競爭日益增強之際,全家今年上半年營業額 470 億,創下歷史新高,全家董事長葉榮廷表示,成長主力來自「鮮食」產品,其中「這兩項」售價不到 30 元的商品,一年竟熱賣超過 2 億元!

「全家成立正式滿 35 年,1988 年我和薛東都總經理同時加入,一路見證便利商店發展和消費行為轉變,」全家董事長葉榮廷在媒體餐敘上表示,早期全家的競爭對手是傳統商店,致勝關鍵憑藉的是距離與購買上的「便利」;1997 年全家陸續加入代收業務,開啟超商「服務」新元素。直到近幾年開始經營更精細的差異化產品,其中「鮮食」就是關鍵。

鮮食成營收主力動能,打造 30 款億元商品

回顧全家今年上半年財報,累計合併營收達 478.4 億,年增 10.78%,稅後淨利 7.2 億,年增 31.26%,每股盈餘 3.14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0.79 元。

葉榮廷透露,實體零售受疫情衝擊,部分品類仍未回復至疫情前的高峰銷售水準,像是香菸、飲料;不過,唯獨「即食型自有鮮食」業績屹立不搖,今年鮮食商品已占整體營收比例達三成,每年貢獻約近 300 億元營收。

事實上,全家鮮食從 1990 年開賣鮮食至今,2015 年約占整體業績 25%,薛東都於 2015 年起推動鮮食「構造改革」,訂出「好吃、好看、物超所值」為產品開發主軸,從前端的工廠設備、原物料管理、口味研發、包裝設計,再到後端掌握鮮度的物流配送,進行全面盤點,投入長達近 10 年的時間升級改造,去年鮮食才正式突破三成大關,迄今已打造出近 30 款的「億元級」商品。

平民商機發威,肉鬆、鮪魚御飯糰年賣逾 2 億元

「億元級」商品像是日式豬排佐咖哩歐姆蛋燴飯、與鼎泰豐聯名的蛋炒飯等,其中,每年最熱賣是肉鬆、鮪魚兩種口味御飯糰,業績超過兩億元,顯示可觀的「平民商機」。

「全家每年開發的新品至少 400 項,賣低於 2000 萬以下的產品就會被淘汰。」全家主管表示。

「零售業進入競爭深水期,必須創造消費者『高頻』到店和消費的動機,」葉榮廷指出,其中要滿足民眾便利餐食的剛性需求,超商在零售業態裡擁有優勢。

為強攻鮮食,「全家」已陸續投入至少百億元佈局基礎建設,包括攜長榮空廚合資成立「長家國際食品」、收購「晉欣食品」股權納入 100% 子公司、購地興建「福比麵包二廠」「湖口第五鮮食廠」等。

針對物流配送環節,則陸續擴建啟用新台中物流中心,18 日正式啟用的新花蓮物流中心,同時加速導入店鋪冷凍冷藏設備與調理機台,透過強化鮮食產業鏈,為下一階段成長蓄積動能,今年目標將 50 款商品推上「億元級」商品。

零售業新挑戰:高齡化、大缺工、強競爭

疫情對實體零售的影響雖然減少了,但葉榮廷也揭開「深水區」的三大挑戰:高、大、強:高齡化、大缺工、強競爭,本持零售業數十年經驗的他認為,解方仍要回歸零售的底層邏輯:更即時性且全面的回應消費者需求。

例如旗下開發下廚懶人包支援「全餐食」(一日三餐)需求,今年更推出 FamiSuper 選品超市新店型,推升單店業績成長至少 2 成,年底可望於全國開出至少 50 間。此外,提供消費者預訂快取、跨店取、外送到府等彈性服務的「FamiNow」也於第二季上線。

觀察民眾保健意識提升,全家也與指標性大廠獨家開發商品,並結合 OMO(線上與線下整合)的銷售管道,預估保健品可望成為疫後業績新動能。

(本文轉載自《遠見》)

【未來商務 LINE 官方帳號好友募集中】每日精選文章趨勢不漏接,產業人士最佳的知識補給站

作者介紹 |

遠見雜誌

《遠見雜誌》於 1986 年創刊,近 14 年來共榮獲 75 項國內外新聞獎項。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己任,為讀者洞察趨勢,探索未來方向。透過嚴謹專業精神和流暢生動的文字,致力於普及國際知識,提升進取的世界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