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將近一半的人類工作會被 AI 所取代,很可能會發生在 2030 年至 2060 年的中間點。」諮詢顧問權威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今年 6 月於《生成式 AI 的經濟潛力》報告中如此預言。

《Inc.》也指出,諮詢顧問業在 AI 浪潮下格外脆弱,該產業規模雖大,但是主要仍基於舊的商業模式而生,在 AI 自動化的發展下,頗受衝擊。

分析資訊取得門檻降低,顧問業岌岌可危?

根據《Inc.》的報導,AI 已經可以即時分析大量數據,並提供人類分析師團隊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發現的見解。這意味著企業可以比傳統諮詢方法更快、成本更低地獲得所需的見解。

再者,許多顧問專職於提供企業流程改進,以簡化運營並提高效率的建議,然而隨著 AI 驅動的自動化興起,企業可以自動化許多流程而無需人工干預;透過自動化重複任務、減少錯誤和提高一致性也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高品質。也就是說,企業或許再也不需要顧問的指點,導入自動化後就能優化營運成效。

那麼,顧問和諮詢公司如何才能在 AI 的世界中脫穎而出呢?

麥肯錫打造「Lilli」:成為顧問們的最佳助理

在顧問行業的「存亡」之際,行業界巨頭麥肯錫選擇擁抱 AI 技術,打造出自家的 AI 工具——Lilli。就像一個分析師一樣,Lilli 能協助研究人員更快速地進行資料搜尋、數據洞察與編撰報告等,成為最早開始將 AI 技術納入商業諮詢服務的公司之一 。

根據《VentureBeat》,這款 Lilli 生成式 AI 工具的取名來自 1945 年麥肯錫聘用的第一位職業女性顧問「Lillian Dombrowski」,由麥肯錫技術長瑞特(Jacky Wright)帶領團隊,專門為員工開發設計的 AI 聊天應用程式。

Lilli 以麥肯錫合作夥伴 Cohere 開發的 LLM 以及微軟 Azure 平台上的 OpenAI 為底層技術,提供該工具的生成式 AI 產出和自然語言處理(NLP)能力,再輔以麥肯錫公司內部超過十萬份訪談記錄和文件檔案訓練而成。它擁有超過 70 國的專家聯絡資訊,不僅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資訊、數據、見解、制訂計畫,甚至能推薦最適合做商業諮詢的內部專家。

麥肯錫指出,透過 Lilli,員工可以把研究和規劃工作所需的時間,從數週縮短到幾小時、需要數小時完成的任務則可以壓縮至幾分鐘內結束。麥肯錫資深合夥人羅斯(Erik Roth)也指出,該工具可以釋放員工的能力,讓公司的價值極大化,「Lilli 讓麥肯錫首次將知識和能力集中到一個地方,讓公司擁有更多時間與客戶一起探討這些分析與建議。」

負責技術策略和轉型顧問的副合夥人普拉丹(Adi Pradhan)表示,Lilli 是他在會議和提案前進行腦力激盪的夥伴,「我利用 Lilli 找出我們報告的不足之處,也用來預測客戶可能會提出的問題,」他說,「我還用它來找尋新靈感。」

羅斯向《Venture Beat》透露,他們從今年 6 月開始在麥肯錫內部進行 Lilli 的測試,目前公司內部已經有大約 7,000 名員工使用過這款生成式 AI 工具,預計今年秋季會在麥肯錫全面推出。「在過去短短兩週內,Lilli 就回答了 5 萬個問題,每週約有 66% 的員工會反覆多次使用它。」他說。

「知識是麥肯錫的生命力。」Lilli 開發專案的副合夥人兼設計總監藍克爾(Kitti Lakner)說。透過 Lilli,麥肯錫運用技術充分發揮自家的知識和資產,從而將員工的生產力提高一層,讓 AI 不僅不會取代顧問們,反而讓他們如虎添翼。

資料來源:VentureBeatMcKinsey & CompanyInc.

作者介紹 |

張庭瑋

特約採訪編輯

一名企圖用文字賴以為生的社畜、小時候真的有讀書的記者。
 
在《未來商務》新商業社群中與報導企業數位轉型、科技賦能以及商模創新的故事,也關注企業轉型過程中需要的各種「B2B解決方案」,以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與企業並肩在數位轉型的道路上。
 
企業轉型故事、解決方案採訪需求請來信:fc@bnext.com.t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