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灣網路業產品經理概況

台灣網路業產品經理的工作年資、職涯階段為何?又分別在哪些產業與產品領域?這些基本資訊可以讓我們一窺台灣網路業產品經理的概況,同時也能讓我們在工作內容、薪資水平等議題上依照這些差異做分類與交叉比對。

▶ 年資與職涯階段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從總工作年資來看,1 年至 15 年的工作者都有,15 年以上則比較少;從網路業產品經理年資來看,絕大部分集中於新人至 5 年相關經驗的工作者。

(關於現任產品經理轉職前的其他工作經驗,會在最後一段分享。)

一來是我們的問卷比較難接觸到資深工作者(三眼怪 3 人本身工作經驗約 5 年),而另一種可能則是產品經理的工作做到資深後,也有可能轉往其他的職業。這部分我們沒有調查,但不難想像部分資深工作者在工作 20 年的階段會從產品經理轉換為專業經理人,而不再繼續作純產品相關的工作。

圖片來源:

超過一半的產品經理職涯階段處於「產品經理」,亦即無帶人,但會獨立領導特定產品領域。而產品經理通常在工作幾年後開始擔任管理職呢?在需要帶人的產品主管、公司最高產品負責人中,大部分都是已經擔任數位產品經理年資超過 5 年以上者。

▶ 產業與產品領域

圖片來源:

有超過一半的人負責的領域專注於消費者面向(2C),「其他」項目則包含 B2B2C、企業內部工具,以及同時負責 2B、2C 產品的情況。

圖片來源:

產品類型題為多選題,最大宗為電子商務,電子商務與生活服務絕大部分是 2C PM、SaaS 產品則大部分是 2B PM。「其他」產品領域則包含媒體、搜尋、物流、醫療、求職服務等等。

▶ 工作地點

我們搜集到的大部分資料來源依然以在台灣工作為主,少部分來自海外。因填答者國家較為分散,因此以大地區來稍作分類。在海外工作者以亞洲為最大宗,包含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馬來西亞(按照人數多寡排列);歐洲則有荷蘭、英國、德國、法國。

圖片來源:

二、工作內容與決策權

從產品經理們日常工作中高頻率使用的能力,可以排出在台灣擔任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而制定產品策略與擁有決策權也是想要大展長才的產品經理們重視的議題,也曾聽到朋友說,產品經理有時候淪為老闆的小幫手或專案執行者,究竟這個情況在台灣嚴不嚴重呢?

▶ PM 必備技能大公開 ── 使用技能排名

我們在問卷中共列出了 23 種我們認為產品經理工作上會使用到的技能,並請填答者依據工作使用到的頻率給予 1–5 分,使用頻率最高的前 5 名主要為「溝通」與「專案管理」相關技能。

圖片來源:

頻率最高的前五項常用技能的確是我每天、每周都會需要使用的技能,我身邊的產品經理也大都把「溝通」、「專案管理」技能點的很高。

其實單看這份清單,若說這是 專案經理 的五項常用技能其實也說得通。一來是許多產品經理都是從專案經理轉職而來,這些部分本來就是我們的強項,在新工作中高頻率的發揮原本所長也很正常;二來是近來常被詬病的,產品經理在團隊裡面其實是坐實專案經理的角色,而真正的產品經理是老闆本人!(這部分在後面「決策權」的部分也會提到!)

無論如何,對於產品經理來說,Soft Skill 都是非常重要的。

頻率最低的五項中, 人才招募、教育訓練、預算編列、訂價與成本利潤分析 通常是主管以上階層的產品工作者才會稍微觸碰到; 產品實驗(AB test)的部分,在真實場域中嘗試做產品實驗的人比例非常低 ,就算特別去看 2C、Growth 領域的產品經理群,這項的排名也都列在倒數。

分數分散的技能則是 1~5 分每個分數被選擇的比例都很平均,代表在不同產業、產品類型、公司、職涯階段會對這些能力有不同的期待,並不是必備技能。

▶ 不同職位與工作階段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有何不同?

我們將產品經理分為 3 個階段:

  1. 非獨立作業的實習生、APM
  2. 獨立作業、不帶人的 PM、Sr. PM
  3. 有帶人的產品主管與最高負責人

扣除掉上述共同得到前 5 名的技能後,這 3 種類型的前五種技能排名(總排名約為前十)分別為:

圖片來源:

大家都具備的能力為 撰寫 PRD、技術知識、簡報技巧 ,產品主管與最高負責人則需要著墨產品策略與藍圖規畫(Roadmap),而這個在主管中總排名第 6 名的技能,在資淺的產品經理中都在十幾名之列。在全體 PM 中拿到第 4 名高排名的 團隊領導能力 也在不同階段有顯著差異。

▶ 不同類型與領域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有何不同?

圖片來源:

同樣扣除掉總體前 5 名的技能後,依照產品類型來分類產品經理所需技能。 數據分析 在 B2C 與 Growth 產品經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而在 B2B 與技術型產品經理中,數據分析技能使用頻率的排名均在 15 名之後。

扣除掉總體倒數 5 名的技能後排出的最不常使用技能中,另我比較驚訝的是 B2C 產品經理中 用戶體驗研究 排名很低。一般來說 B2C 產品的研究應該是質化(用戶體驗研究)、量化(數據分析)相輔相成,然而這份資料顯示出大家對數據分析較為重視。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 Growth 產品經理不常用的技能包含了 Issue 管理 (整體排名第 5 名)、撰寫 PRD (總體排名第 6 名),這兩個技能在總體和其他類別中都名列前茅,可見 Growth 產品經理工作內容之不同。

▶ 誰擁有產品決策權?

曾遇到想轉職為產品經理的求職者告訴我們,他想轉職的原因是「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發展方向比較有話語權、決策權」,然而這份問卷的結果顯示,從 PM 的角度來看,公司中主導產品方向的仍然以 老闆 為大宗,自認為擁有決策自由度的產品經理不到兩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比較公司規模後,相對於整體,在上市櫃公司(俗稱大公司)中有較多比例(29.7%)的產品決策是由產品經理決定;比較海內外產品經理後,也發現海外工作的產品經理有較多比例(28.9%)是由產品經理決策。但整體來看,由老闆、主管發號指令還是多數。

大方向來看,總人數愈多、分工愈細的公司,會愈容易由產品經理本人來做產品決策,其中一個原因是權責分工明確,且大公司中產品團隊、產品經理的培養與育成可能愈完整,因此更有機會歷練到產品決策能力,並持續累積相關經驗。

三、產品經理的薪資水平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薪資水平以年薪計,全體概略的平均落在 100-120 萬,中位數落在 81-100 萬;若只看 台灣 ,平均約為 81–100 萬,中位數一樣落在 81-100 萬。

海外薪資小於 40 萬的分別落在亞洲與歐洲,這稍微有點偏離我們原先的認知,不確定是否填寫錯誤,但依舊將這個資訊放上來給大家參考。

以下將針對不同群體來分析薪資差異。

▶ 海內外薪資水平

  • 台灣:中位數 81–100 萬、最高點 250 萬以上。
  • 亞洲:中位數 201–250 萬、最高點 250 萬以上。
  • 歐洲:中位數 101–120 萬、最高點 250 萬以上。
  • 美洲:中位數 250 萬以上、最高點 250 萬以上。

總體來看,台灣產品經理的薪水與海外相比偏低,但不管在哪個地區工作,最高薪水都有機會上看 250 萬以上。

若單看亞洲,總體最高薪的是中國,所有填答者年薪都超過 200 萬;新加坡的表現也不錯,有超過半數的產品經理年薪超過 200 萬。

美國的部分參考 Glassdoor 資料,軟體產品經理平均薪資為 10 萬美金(約台幣 300 萬),若是參考美國 Tier 1 公司中最夯的FAANG公司們,產品經理起薪竟然高達年薪 15 萬美金(含股票、bonus,約為 450 萬台幣)。因此我們這次調查用 250 萬作為最高級距,在美國可算是完全沒有鑑別度的。

各國所得稅率
因須繳交的稅額與所得高低相關(級距),領愈多繳愈多!而在部分國家可能會有外國人、特定產業的免稅或減稅政策,因此在此僅提供概略範圍作為參考。

▶ 台灣:10% – 30%
▶ 新加坡:10% – 15%
▶ 日本:20% – 30%
▶ 中國:25% – 35%(搭配免稅政策可能降至 10% – 15%)
▶ 美國:24% – 37%
▶ 荷蘭:36% – 50%

各國的生活、消費水平,也可以在這個網站「NUMBEO — Cost of Living」查詢,除了各種民生需求的花費差異外,他也會稍微計算你在新的國家需要拿到多少薪資才能維持在原國家的生活水平。

以比較「台北 <> 東京」為例。
圖片來源: NUMBEO — Cost of Living

看完海外的比較後,以下薪資比較 將排除海外資料 ,僅針對在台灣國內的薪資差異做分析。

▶ 年資與職涯階段薪資水平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薪資中位數概略上與年資成正比,但特別的是,總年資、數位產品經理年資 5~8 年、10~15 年的這兩個部分的薪水有階段性的斷層。從問卷內蒐集到的資料無法了解確切的原因,也許與整個經濟大環境、網路業產業狀況等外部因素有關。

圖片來源:

薪資中位數與職等也成正比,但若只看各個職等中的薪資最高點,則各個職等都有高薪的產品經理。

原本想來看看做到什麼年資、職位才有機會年薪百萬,但從數據看來,若能選對公司、團隊的話,新鮮人也是有機會年薪百萬的,薪資最高點並不跟年資與職位成正比。

▶在什麼公司、產業容易拿高薪?

圖片來源:

依照問卷結果,高薪者並沒有集中在特定產業,若以公司階段來看,在新創公司、上市櫃公司中工作的產品經理,有一半年薪超過百萬。

圖片來源:

若抓取年薪超過 150 萬者分析,可以更明顯地看出其中超過一半都在上市櫃公司(所謂大公司)任職,這些人的總工作年資從 3 年到 20 年以上都有。

▶ 跳槽是不是更容易衝高薪水數字?

以下資料同樣扣除已在海外工作者。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用堆疊式的柱狀圖來比較,能夠更明顯地比較與看到差異。若待在原公司,一年內的漲幅大多為 10% 以下;若跳槽到新公司,薪水漲幅普遍較高。

四、轉職流動與海內外流動

依照上述的概況,跳槽轉職以及出海工作都是提升薪資的方式,但除了薪資以外,產品經理們對於目前的職場有何不滿、又為何想要轉職呢?轉職的頻率又如何呢?

我們搜集了產品經理們過去一年曾經轉換工作的原因,以及目前正在規畫不久未來轉換工作的動機。

圖片來源:

這幾個大分類的內容包含:

  • 個人學習與舞台 目前工作內容沒有挑戰性、學不到新東西、權責受限;想出國工作、想對產品更有主控權與決策權。
  • 公司問題 公司即將或正在面臨倒閉階段、公司文化不合(政治惡鬥、團隊合作方式)、不認同老闆與主管的做事方式、公司為分公司且與總公司差異太大、公司做事步調太慢、產品遲遲無法落地。
  • 轉換產業、產品類型 想換到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想換到自己喜歡的產業、區塊鏈產業在台灣不太靠譜;2B 產品換至 2C 產品(或相反)。
  • 薪資與工時不滿意 薪水不滿意、跳槽加薪、工時過長、福利不好、升遷制度不滿意。
  • 想換到更有產品思維的團隊
    公司不重視產品思維、希望可以到產品團隊編制較完整的公司、希望可以有資深產品經理帶、希望能訓練到真正的產品經理技能。
  • 專案經理轉為產品經理 如題。

▶ 網路業流動率很高?

在所有台灣的產品經理中,有 43.4% 的人在過去一年中轉換過工作,有 62.3% 的人則計畫在未來一年內尋求新工作;若單看過去一年內已換過工作的人,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預計未來一年再次轉換,可見網路業的高流動率是真實存在的。

圖片來源:

而這不能只將矛頭指向求職者的不穩定,填答者中有 9 位提到公司即將或正在面臨倒閉,包含薪水發不出來、營收有問題的狀況。

▶ 台灣網路業人才外流

往海外發展也是一條愈來愈多人會考慮的道路。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最大宗想出國的原因為「個人學習發展」,與前一項想換工作的原因「個人學習與工作舞台」不謀而合。而從前面的分析也會發現,海外產品團隊有比較大的比例願意下放產品決策權給產品經理,對於想更上一層樓、發揮產品影響力的資深產品經理有一定的吸引力。

當然提高薪資水準與生活水平也是一個往海外發展的重要原因。不過看完本篇文章前面的薪資分析、稅率參考、生活與消費水平差異後,會發現出海工作後「薪資數字」的確比較高,但存到多少錢、生活是否過得比較優渥,還是看每個人所選擇的國家與談到的 package 有關。

除了上述大分類外,也有人特別提到想出海工作的原因為:

  • 台灣的產品團隊其實沒那麼多,如果沒剛好遇到合適的就只能出國找了。
  • 台灣網路產業的成熟度較低。

會想去海外工作的動機分為推力和拉力,我們提供的選項大多以拉力為出發點,但事實是有些產品經理在台灣找不到合適的產品團隊(無論是待遇上、可發揮的影響力、團隊工作流程契合度),因此才將眼光放向海外。

在「換工作的動機」題目中,也有 8.4% 的人提到 想換到更有產品思維的團隊 ,包含希望有資深的產品經理領帶,但許多想要挑戰更大的舞台的資深產品經理若已朝海外發展,台灣國內的產業就會形成資深、資淺的斷層,並造成惡性循環。

而因為我們搜集到的「台灣產品經理在海外」的樣本並不多,有點難做更深入的分析,因此在這邊附上其他單位做的海外調查給各位參考。

Product Management Trends & Benchmarks Report 2019(歐洲為主)

2019 Product Management Survey | Roadmap.com(美國為主)

2019 Product Management Insights Report | alpha(美國為主)

五、如何轉職成為產品經理

最後這部分則是提供給有意轉職成為產品經理者一個參考,究竟已經擔任產品經理工作者過去是什麼背景,而又有哪些人未來想要轉換職位成為產品經理呢?

▶ 產品經理的學經歷背景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過去先是擔任專案經理,再轉到產品經理的人比例最高;再來才是一開始就為產品經理者。這兩個類型的職能路線(Career Path)佔了約一半,第三名轉職大本營則是行銷。

我們也稍微交叉比對一下過去做行銷的轉職產品經理們是否大多負責 Growth,結論是無論是從何種職能轉去做產品經理,負責的領域(技術、Growth、2B、2C)並沒有太明顯的集中趨勢。

▶ 轉為產品經理的職涯時間點

0_Fl0jOutHMZTdpTGi.png
圖片來源:

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工作三年之內決定並轉換成為產品經理(我本人也是),而最高到工作總年資 10 年以上者也有成功轉為產品經理的案例。這幾位高齡轉職的案例都是從 行銷團隊 轉至產品團隊,有人轉職後從基層產品新鮮人做起,也有人直接成為產品主管。

▶ 誰想轉職成為產品經理?

在我們搜集的另一份問卷(其他產品工作者)中,有超過 46.5% 的填答者想要轉職成為產品經理,而他們目前的職能分佈如下。

圖片來源:

這份「想轉職清單」也與已轉為產品經理的工作經歷不謀而合。「其他」職種包含:QA、產品企劃、資料科學家、硬體工程師、硬體產品經理、業務工程師、人資…等。

我們之前也曾寫過文章分享幾個有機會轉職成為產品經理的管道:

  1. 尋找產品實習職缺
  2. 在原公司內部爭取內轉機會
  3. 透過人脈連結爭取內部團隊成員推薦

結語

產品經理是一個在求職市場上相對人數少的群體,在一間網路業中小企業中可能有上百個工程師,但只會有個位數個產品經理。人數少、加上學校並沒有相對應的科系會教我們如何成為產品經理,造成產品經理的技能養成與培育的困難。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每間公司產業、產品、服務對象的不同,而需要不同技能樹的產品經理,也讓各個職能的人都有機會因為自己點的技能不同而有機會從某個角度切入產品工作者的領域,薪水也有很大的談判空間。

而在新創公司、中小企業中,絕大多數的產品決策權握在老闆手中,讓想擁有高自主性、發揮所長的產品經理有志難伸,未來可以考慮跳槽到大型上市櫃公司,或是往海外發展,也許會有更多產品決策的機會。

本文轉載自《3PM LAB

作者介紹 |

產品三眼怪3PM LAB

Anne、Nana、Yolanda是來自網路產業的三位PM,秉持如三眼怪的好奇心持續探索產品開發的世界,致力分享網路產品經理實務、產品開發案例、趨勢、新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