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說故事人,最大的失敗莫過於使聽眾覺得厭煩。故事太長或者主題不集中都會讓聽眾感到厭煩。說故事時不考慮聽眾的情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說故事,或者因為各種擔憂和害怕而不敢盡情發揮想像力,都會讓聽眾覺得厭煩。沒人願意使人生厭,也沒人願意別人讓我們生厭。還有許多人因為擔憂自己的故事會使人厭煩而不敢開口。

只要是人,就會有故事可講—可講的故事可能還不少。如何讓聽眾覺得你的故事有意思?其實並不難,瞭解聽眾的趣味所在,講講你經歷過的趣事。最簡單的辦法是利用我們普遍的人性進行交流。不過,要是你懷疑聽眾厭煩了,也有具體辦法可以幫助你。比如,有位年輕的工程師在培訓課上問我:「如果有人講話的時候,發現自己可能講得漫無邊際、東拉西扯,他該做什麼?比如上台報告的時候,發現底下聽眾都厭煩了,該怎麼扭轉局面?」他提問的方式讓我肯定了兩點:第一,他跟我說的那個人不是某個人,而是他自己;第二, 他察覺自己使人厭煩後開始焦慮,講話更加沒有頭緒。

就讓我來介紹三種應對策略。

策略一:具體明確

具體的細節比假設性的問題更有意思。為了說明這點,我撇開了他說的那個假設性問題,直接問他究竟擔心什麼:「你為什麼這麼問呢?你覺得自己無趣的時候會做什麼呢?」我這麼直白的提問,一下子吸引所有在場聽眾的注意力。他們全都盯著我們,期待那個工程師的回答。

他笑了笑,回答說:「我會發慌,語速也會加快。」看,他默認了,需要幫助的不是某人,而是他自己。一旦我們談到具體的問題,不僅他自己會覺得有意思,我和在場的其他人也覺得很有意思。

你講的故事如果盡是無關痛癢、假設性的東西,是無法在感官或情感層面刺激聽眾的。泛泛而談只會對大腦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區域產生作用,而具體的內容才會全面啟動聽眾的大腦。

舉個例子,我最近在廣播上聽到減肥專家講的一個故事。他沒有老生常談的說,人之所以變胖,是因為飲食中攝取太多蛋白質和糖(這種故事聽著就想打瞌睡)。他說,他的菜單像法國人:「法國人愛吃脂肪多的食物,愛喝酒也愛吸菸,日子過得很快活,可他們得心臟病的機率比美國人還低。」這樣的理論,如果能融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將會更加吸引人。比如你想表達人有時需要高脂肪的食物,是因為你在平衡體內的蛋白質和糖,那麼你可以加入一些具體和鮮活的細節,比如講講法國食品如何色香味俱全,法國人是如何近乎肆無忌憚地享受生活。

細節總是比概括假設更有趣。

假設性的問題通常只適合學術界的人使用,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一張口就讓人厭煩。會說故事的人說起故事會讓聽眾著迷,而知識分子常常不知道如何用有趣的方式向聽眾解釋抽象理論。

策略二:暫時不要再講

這個策略看似簡單,不過當你發現自己偏離主題、東拉西扯的時候,你就會知道要停下來有多難了。

當察覺聽眾已經厭煩,可以試試這招。聽眾可能是在想其他事情,你停下來可讓他們回過神來。

也許你講的東西和一些他們非常看重的觀念牴觸,他們拒絕聽下去;也許他們真的覺得你的故事很煩。不管是哪種情況,硬講下去都是不明智的。就算你判斷錯了,實際上聽眾並不覺得厭煩,也無須擔憂,他們會要求你繼續講下去。

我曾見過某位先生在一個會議上講述該會議中心的歷史,都已經超時還渾然不覺,底下的聽眾都很不耐煩的坐著,而且他也知道聽眾已經不耐。我看著他的助理焦急的向他示意,先是把雙手擺成「T」字形暗示超時,又用手指在脖子前來回擺動,暗示他不要再講。可那位先生在台上就是無動於衷,仍要講下去。他只顧自己的安排,已經忘了他講話的初衷。他的聽眾其實是他自己,而不是坐在下面的人。

他的本意是要藉由增進與會者對會議中心的瞭解,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會議的重視。其實,他要是及時打住,審視一下當時的情況,結果會更好。

要記住,你的聽眾是很願意協助你活絡氣氛的。

策略三:把難題拋給聽眾

當覺得聽眾和你出現分歧,到了你無法再把故事變有趣的程度,這時你可以向他們徵詢意見,和他們溝通。 你甚至可以直接問他們:「你們是不是感到厭煩了呢?」 (問的時候不要帶有不滿的情緒—就算他們真的厭煩了,也不能責備他們)。

我經常這樣問聽眾。有時候他們會很熱情的回答:「一點也不會,請您繼續講。」這樣我就可以繼續講下去,不用為擔心聽眾厭煩而分心。有時候他們真的這樣認為,但回答得比較禮貌,比如:「其實,我更想聽您講⋯⋯」如果是這樣,我會對故事內容做調整,加入聽眾感興趣的部分,或者要他們講講自己的故事,以便使我們走出困境,回到正軌。畢竟,要想讓故事對聽眾產生長久影響,需要聽眾的互動。

如果你緊張了,不知如何是好,最好的辦法就是對聽眾坦誠。比如,可以說:「對不起,我緊張了。」或者幽默的說:「你們覺得這裡很熱吧?」這樣你就可以鬆口氣,不用硬撐著講下去。同時讓你的大腦放鬆,思考如何恢復聽眾對故事的興趣。 大多時候,坦承自己情緒緊張,比刻意掩飾更易獲得聽眾諒解。

最後還有個保持聽眾對故事興趣的竅門—保持低調。如果聽眾把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你個人身上,會讓人們忽視你講話(或者電話會談、電子郵件等)的實質內容。過度曝光可不是只有電影明星才會有的麻煩。回憶一下那些你覺得最有意思的人物,這些人不大可能是那種一有機會就喋喋不休的講下去的人。如果你講話的時候有這方面的毛病,下次和聽眾見面的時候不妨試試克林.伊斯威特(Clinton Eastwood, Jr.)式的靜默,看看這樣的你能吸引多少觀眾的注意力。

image008
圖片來源:

本文節錄自樂金文化《說故事的力量》一書,作者為安奈特.西蒙斯(Annette Simmons)

作者介紹 |

樂金文化

樂金文化,創立於2018年,我們秉持編輯專業和文化使命,探索世界重要的問題、思想與趨勢,透過引介、出版海內外的優質好書,期許為每位愛書人帶來一場場的心靈饗宴,讓好書不寂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