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想出國工作?」目前三眼怪中就有兩個人已經在海外。其中, Anne 經歷了將近一年的台灣與亞洲區海外求職掙扎,幾乎台灣業界的產品團隊都看過一圈,最後還是選擇了日本作為職涯下一步。 Nana 則是在第二份工作加入新加坡旋轉拍賣,現又遠赴荷蘭加入國際型大公司,體驗更多元的職場環境。 Yolanda 雖然一直以來都在台灣工作,但大學時期的朋友一批一批地前往海外,工作移民似乎成為了不得不的選擇,也感受到台灣產業內人才出走的強烈趨勢。

大部分的人想出國工作,不外乎幾個原因:薪資、職場文化、發揮舞台(流量與產品規模)等都是很強的吸引力,而在網路無國界的時代,世界越來越平,產業內巨頭更願意跨國徵才,並看到許多朋友與業界前輩得到海外工作機會,對台灣人才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也形成一個非常大的拉力,出國似乎變得沒有那麼難,甚至不一定要有國外文憑也有機會!在這樣的供需市場中,培養「移動的能力」也成為一種新的求職思維,並習慣與跨國/多元文化的團隊合作開始變得重要。

海外整體產業環境相對台灣較成熟,就也代表著有更多選擇、更大的挑戰,不管是產品開發思維、面對的市場規模、團隊文化氛圍,都是台灣許多人才非常嚮往的!

image2.png
根據 READr 2019年6月的調查,有效樣本 806 份,年齡在 20 至 40 歲在海外從事正職工作的台灣人。
圖片來源: READr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國際人才市場「光譜更細」

前陣子「東京工程師 Tokyo Engineer」分享為什麼會選擇去日本工作,提到另一點,投身國際人才市場也意味能有「光譜更細」的職涯選擇,追求職涯必須意識到「 選擇比努力重要 」。假設把職涯分成 0–20 級,在台灣或許只有1/5/10/20的工作難度,但當放眼國際 1–20級的工作都會非常多,職涯上的成長以及公司給予的挑戰也會更容易找到甜蜜點,可以運用公司資源逐步實現職涯的成長。

那麼台灣目前人才供需的現況呢?

中小企業人才供需不平衡,知識斷層導致挫折感與焦慮

以PM的人才市場來說,因為比例原則的關係,一個產品團隊需要的PM本來就不比工程師多,台灣公司又大多中小企業,規模與人才需求又會更小。而中小企業資源不是那麼雄厚,老闆除了希望找具即戰力的人也會介入較多的產品決策,資深的人若是對產品更有抱負,當認清台灣產品開發現況,無法有比較完整的探索與規劃時,便想轉為向海外發展;而初學者卻苦無機會學習,造成中間的知識斷層,畢竟產品經理是個必須做中學的職能,很多人想開始學習卻不知道怎麼做。

前幾年台灣網路業剛開始發跡,會比較願意訓練新人畢竟新產業人才供給不足,現在網路業蓬勃、PM變成顯學,願意花資源讓新生代人才練功的公司越來越少,維持在中小企業職缺市場,人才供需不平衡導致外流。

另一種人才的需求是來自台灣的新創團隊能量,其實產業都還是陸續很多新的團隊,創業氛圍依然非常蓬勃,只是規模通常不大,百人以上新創很少,PM 比例上更是需求不多(創辦人大多自己下去做);當然近幾年也有些海外網路公司來台灣設點,也創造許多產品職缺的人才需求,不過這類團隊的問題是在於台灣為分部,有時對總部的產品決策影響力小,會讓人較挫折,更感受到PM要具影響力或舞台,更需往總部海外求職邁進。

對台灣的未來普遍悲觀與缺乏認同感

講到海外工作這個話題時,不免俗地總會聊到台灣整體大環境的現況,雖然龐大的社會脈絡有點難下手…但不能否認這是台灣年輕世代出走所面對的強大推力。作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島國,多元的文化認同與民族脈絡讓社會氛圍時常很緊張,不知該如何面對國家認同與思考台灣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當面臨求職市場比較少選擇的同時,「戰」或「逃」成為容易的決定。

整體聊下來好像有點悲觀…但其實台灣產業還是有很多正面能量在發酵!

近年外商來台灣設點徵才、傳統企業的改革

之前接觸過一些外商、跨國新創團隊來台設點,他們眼中台灣還是具有優勢的:第一,成本低(相對香港,公司租金、來這邊出差/外派的生活費低);第二,地理位置好,如果預計做亞洲市場要到處飛,台灣在東北亞、東南亞中間;第三,政府比較穩定,民主國家限制少 (例如要做華人市場不會第一站就選中國,中國太多國際服務被限制);第四,技術人才/工程師充足;第五,台灣本身也是不錯的軟體實驗場,網路/手機普及率高,雖然市場不大但作為亞洲第一步還行。

另外,也有些台灣做的不錯出海成功的新創,帶給產業一些正面的能量;傳統企業像是華碩、台哥大也有些動作,廣攬網路新生代人才的改革好消息。

身為新生代人才我們可以怎麼做?

而剛好在寫這篇文的週末,也與一位業界的前輩聊了這個議題,她提到其實這個現象背後有很大的問題脈絡,對於 30、40、50 世代都有需要去面對的挑戰,台灣大部分企業還是具有危機意識的,資本市場在往哪裡去而各產業要怎麼因應不被淘汰,讓台灣產業再創一波生機與動能,也是更資深世代一直思考的,同時也需要一點時間去醞釀。

身為新生代人才,我們可以怎麼做?老實說,要從我們的影響力去 Bottom up 創造改變真的很難,同時很現實地,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我們所做的每個選擇都應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當然也包括選擇回來,培養並擴展自己的視野是好的,準備好實力而後才能發揮影響力,當新生代的力量遍地開花,秉持著「鄉村包圍城市」的精神逐漸改變業界的主導思維,我們便能創造更好的產業環境。

改變需要時間,共勉之!另外不論你是準備要往海外求職,或是已經在海外舞台嶄露頭角,記得要回來唷!(還有回來投票哈)

本文轉載自《3PM LAB

作者介紹 |

產品三眼怪3PM LAB

Anne、Nana、Yolanda是來自網路產業的三位PM,秉持如三眼怪的好奇心持續探索產品開發的世界,致力分享網路產品經理實務、產品開發案例、趨勢、新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