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可說是旅遊產業的寒冬,國際旅遊完全停擺,多家航空公司也陸續宣告破產,然而,卻有幾家旅遊界的公司,反而在這段期間獲得加碼投資、翻倍業績,究竟,他們的服務或產品有何特別之處,讓他們在這樣的艱難時期還能喜迎增長呢?

新冠肺炎(COVID-19)重挫全球旅遊產業,不僅國際航班頻頻取消或呈現空機狀態,許多仰賴觀光財源的國家經濟也嚴重受創,原先滿是遊客的旅遊勝地變成空城。世界旅遊觀光協會預估,全球旅遊產業將有近 2 億僱員因疫情而失業,呼籲政府機構出面協助各自的旅遊產業。

然而,雖然有多家旅遊業者出面喊苦,卻也有部分旅遊新創獲得融資,甚至有旅遊公司的業績逆勢成長,到底他們的服務或產品有什麼特殊之處,能夠在旅遊業寒冬期展露頭角、獲得投資人與消費者青睞呢?

免觸控自動通關設備,同時把關乘客健康

成立於 2015 年的墨爾本新創公司 Elenium,首款產品 Voyager 瞄準機場自動化通關流程,旨在透過生物辨識機制(如臉部辨識)來協助旅客辦理報到手續。完成報到的旅客可以直接將行李放在託運設備上,機器會以鏡頭及帶有特殊演算法的感測器來辨識行李,省去以往貼行李條的流程;通關時,也不必再出示登機證,只要在關口再次進行身份辨識,就可以通關搭機。

self-service
Voyager 是由 Elenium 與阿提哈德航空(Etihad)及 Amazon Web Services 合作開發。
圖片來源:

Elenium 於 2019 年 4 月在 A 輪融資獲得 1500 萬澳元(約新台幣 3 億元)的資金挹注後,開始著手開發語音辨識與感應式螢幕,有了這項功能,乘客無需再動手觸摸螢幕,只要看著螢幕上顯示的選項,就能完成選擇,使整體報到與通關的流程更加直覺。同時,他們也開始開發新技術,讓設備能夠偵測乘客的心跳、呼吸頻率與體溫,提早察覺乘客的健康狀況,以避免因乘客健康問題造成的起飛延誤。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發酵升溫,Elenium 的技術剛好成為市場最需要的應用,於是他們在 4 月發表了 Elenium Vitals,可安裝於自家推出的設備及第三方裝置中,使其化身為一款無需觸控的生命特徵檢測站,不僅可以降低病毒散播的風險,還能初步檢測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Vital-Sign-Infographic-jpg-2-1536x917-1
Elenium Vitals 可檢測用戶的體溫及心率等健康狀況。
圖片來源:

產品一發表,除了機場開始接洽採購外,一些健康醫療機構、長照中心、軍隊及電影戲院等,也都開始向 Elenium 詢問這款機器,上市 4 個月已賣出 100 台,更在美國、澳洲與英國完成醫療用機器註冊,而二代機款的開發也已經上路,準備進入量產。

體驗旅遊仍受市場歡迎

在歐洲部份國家進入第二次封城的時期,德國新創 GetYourGuide 卻在此時宣布獲得 1.14 歐元(約新台幣 37.9 億元)融資的好消息,此輪投資人包含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Searchlight Capital及Spark Capital等。至今,GetYourGuide 的市值已超過 10 億美元,達到獨角獸等級。

GetYourGuide 主要經營體驗旅遊,所售商品包括活動票券與各式當地遊覽項目。在疫情爆發前,GetYourGuide 靠著人們喜愛在社群媒體分享獨特旅遊體驗的趨勢,成功在歐洲興盛發展,今年夏天,在歐洲疫情僅有些微控制的前提下,GetYourGuide 的票券銷售仍出現 60% 的成長,顯示他們強健的市場吸引力。

COVID-19GetYourGuideOnboarding
圖片來源:

截至目前為止,GetYourGuide 平台已經累積 4500 萬筆交易,公開上市 IPO 則在長期的計畫當中。然而,受到疫情影響,他們今年仍裁撤約 100 位員工,以削減成本維持營運。

「全球疫情可以說是旅遊產業歷史上所遭遇最嚴重的危機,」GetYourGuide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Johannes Reck 近期受訪時說道,「但是它同時也證明了,旅遊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即使疫情仍為現在進行式,人們卻從未停止想像再次踏上旅程,而當他們再次啟程,『當地體驗』會是他們最渴望的。」

數據分析預測,最大化機票定價獲利

於 2013 年創立的新創 Flyr,以機票價格預測服務起家,讓乘客購買起飛前價格變化的保險產品,並於3年前開始提供同模式的 B2B 服務。而現在,他們更進一步為航空公司推出一套「銷售營運系統」,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定價策略,並有效提高營收。

下載-1.png
Flyr 的儀表板上會顯示眾多預測價格。
圖片來源:

這套系統利用各式各樣的數據,來最大化航空公司的定價策略,包含飛機班次、歷史價格、行銷專案內容、行銷活動、競爭者的飛行班次價格等。在疫情爆發前,航空公司已可利用 Flyr 的系統,將營收提高 3% 至 5%;而在疫情期間,隨著飛航班數減少及航班被取消的風險大增,透過 Flyr 的系統,航空公司可找出更合乎成本的定價,甚至將營收提高 8% 至 10%。

疫情的出現,顯現出 Flyr 的系統強項與優勢,讓他們今年保住了所有現有客戶,同時以 65 人的團隊,和同類公司 Pros、Amadeus 與 Sabre 等繼續競爭。

遠離人群旅遊成趨勢

德國慕尼黑新創 Holidu 的平台,除了讓用戶比較 Airbnb 及 Booking.com 等平台的假期租屋以外,還特別聚焦在人比較少的幽靜地點,瞄準那些希望在假期間遠離人群的消費者們。

在過去,這種旅遊模式或許算是小眾市場,但在全球疫情爆發期間,遠離人群來享受假期,反而成為主流趨勢。大環境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也造就 Holidu 的崛起。

DLwznfAWsAA1V6Y
圖片來源:

雖然在歐洲 3 月封城時期,Holidu 的訂房數消失了 98%,但是自 5 月開始,訂房數就已經回升到疫情爆發以前的水準,夏季業績更是出現爆發性的成長:光是在 7 月單月份,就有 2700 萬用戶造訪 Holidu 平台,較去年成長了 2.6 倍,單月的訂房業績更是超過 1.3 億歐元(約新台幣 43.2 億元)。

Holidu 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 Johannes Siebers 說道:「我們猜測,人們在封城後都相當想要再次旅遊,不過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安全地旅遊。因此,遠離大眾人群的假期租屋,就成了最好的選擇。……作為一家一直以數據優先、快捷方法工作的公司,我們當然也有優勢,能夠快速地因應大環境危機,並把危機轉化為成長的轉機。」

9 月份,Holidu 宣佈獲得 Booking.com 執行長與 EQT 投資機構合夥人之一的 Kees Koolen 再次投資。Kees Koolen 於過去 5 年來一直擔任 Holidu 的董事會成員之一,並以個人名義在這間新創公司上投資了 400 萬歐元(約新台幣 1.3 億元)。

線上結合線下成最終關鍵

上述的旅遊新創公司們,無論是時勢造英雄,或者是前瞻性地推出新的旅遊科技應用,不可否認地,當許多旅遊業者受困於國際旅遊寒冬之時,他們卻創造了翻轉性的成功。

無論何時會重新開放國際旅遊,你我的旅遊樣貌必定會迎來一個新常態,也許是在飛機旅行上更多地減少人與人接觸的科技與空間,抑或是更加小眾與小團體的當地嚮導體驗來排除人擠人的感覺。

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期間刺激了線上交易高度成長,未來的旅遊消費者,或許都會先從線上開始發掘某項服務與產品,再到線下實際體驗。因此,線上網路數據分析與線下體驗設計,絕對是後疫情時代,各家成功旅遊業者不可少的技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