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在過去是很傳統的產業,要讓一個長輩進入長照體系,需要上繳 20 份文件,非常麻煩。」這是受恩長照董事長劉庭軒回國投入長照事業後,最深刻的觀察。

他發現,長照雖然是一個圍繞著長輩生活的行業,卻不了解長輩的生活樣貌,往往只著重於關心長輩的健康狀況,不包含其他食衣住行育樂等,缺發整合性的生活服務。「說實話,我們能夠在長輩身邊的時間是有限的,就只有服務時間的 2 到 8 小時,其他時間發生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是空白的。」劉庭軒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照護者很難提供最適切的解決方案。

因此,他決定結合「長照」和「智慧化」,來翻轉這個過去只是「鄰居互相照顧」的照護產業。

照護中心結合物聯網,了解長輩生活的全貌

為了做到資訊和照護的結合,受恩在高雄的照護大樓中,導入了許多物聯網科技。劉庭軒以智慧床墊舉例,透過智慧床墊資訊,照服員得以預先知道長輩昨晚的睡眠情況,因此見到長輩時,就無需再詢問「阿嬤你睡得好嗎?」,而是可以直接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法給阿嬤,看能否改善睡不好的問題。

「這些資訊,能夠讓我們近一步了解長輩的生活,大到他的身體機能狀況,小至他的食慾、睡眠品質。而這些小事的累積,會反映在我們需要採取的服務內容上。」劉庭軒說,如此一來,照護員也不用每天都從零開始了解長輩,或者總得靠著事後跡象推測長輩遇到的問題。

另外,受恩也運用藍牙定位、人臉辨識等科技,協助照服員了解長輩的動態。劉庭軒指出,在受恩有八成的個案是失智的長者,來到照護中心的重要目標是「互動」,透過定位,機構方可以了解每位長輩的互動情形,「比方說,有個長輩比較怕生,一直待在角落,我們透過定位就會知道,可以給予個別關懷。」

劉庭軒認為,運用物聯網,能更加即時地知曉長輩的狀況,對於長照服務品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台灣受恩計劃運用智慧科技照顧長者健康。
台灣受恩計劃運用智慧科技照顧長者健康。
圖片來源:

智慧化系統簡化行政流程,提高服務品質

劉庭軒表示,在長照領域中,最主要的科技使用者其實是照服員,所以在整個智慧化的開發過程中,他最常以照服員的使用者體驗出發,「居家服務派遣管理系統」就是這樣誕生的。

劉庭軒說,過去派遣照服員,都仰賴機構的工作人員查找排班表,聯繫時間可配合的照服員,若個案需要特殊照護,又得查找該名照服員是否有相應的證照。成功派案後,照服員外出工作,總要抱著一疊文書資料,逐行紀錄他今天做了什麼,「這種做法中間有很多不必要的溝通成本,不只沒效率,也大大稀釋照服員能夠了解長輩的時間。」

他指出,這套軟體可以協助機構管理照服員,包括派案、接案、服務回報、上傳,透過系統即可將這些行政流程串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可以讓這些資訊跟中央、地方政府的資料相連,讓整體資訊更透明流通。

「現在比較多是解決行政上的問題,未來期望品質提升,透過數據資料的完善,可以有更多數據上的應用,讓服務品質更好。」劉庭軒也期許未來能進一步做到人力配對。他指出,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專業的配對,像是失智老人配對有失智照護證照的照服員,希望將來可以透過更多資料的累積,達到「人性化」的配對,如為不同個性的長輩配對適合的照服員等。

劉庭軒認為,智慧化之後,行政的繁雜程度大大降低,機構和照服員都可以有更多時間和家屬、個案溝通;再加上服務中的各個節點結合物聯網,豐富對長輩的認識,「連結了所有服務之後,這個產業的服務品質一定會更加提升。」他表示,長照成為一種生活的樣態,是他最樂見的未來。

分享